[实践传真]农生学院实践团考察西湖水质情况[图]
2014年7月26日至28日,趁着小学期刚刚结束,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的一部分同学来到杭州进行为期三天的“西湖水质调查”社会实践活动。
前往杭州的前几天,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图书馆查阅有关西湖水质的资料,为即将到来的社会实践奠定一些理论基础。团员们集合在旅店里花费一个下午整理调查问卷和路人采访时需要的题目,同时规划且明确了接下去两天的行程和任务。
第二天一大早实践团成员就从旅店出发,来到了位于西湖边上的西湖博物馆。馆内分为五个展厅,运用模型、照片、视频等形式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西湖周边的生态结构。从西湖博物馆出来西湖边上早已布满了各种前来游玩的旅客,实践团大部分成员两人一组分散在不同地点寻找路人填写关于西湖水质的调查问卷。同时,另外两名成员找了几位游客进行了视频采访,更为直观地了解了游客对西湖水质的想法。
当天下午,团员们在西湖边采了水样送到了杭州市水文站进行检测。展厅参观完毕团员们又去到了实验室。他说西湖有两个监测点,其中一个是在湖心亭,现在西湖的水质比以前好多了,因为几年前将钱塘江的水引到了西湖。杭州主城区一个月测一次水,其他的地方抽测。通过参观和工作人员的讲解,团员们都对西湖水质和它的监测有了切身且直观地了解。
实践团在水文站
实践的最后一天,实践团先是来到了杭州市水文局进行了参观,因为水文局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仪器换代,所以团员们只是参观了一些普通的实验室并了解了一下水文局的日常工作。接着就来到了杭州市环境保护局。她向实践团讲解了环保局日常的宣传工作和对西湖水质的保护方面的宣传,同时赠予了实践团一些宣传手册并对实践团的工作和实践开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团员们对宣传和社会实践有了自己更深的认识。
此次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对西湖周边游客的调查和西湖水质的检测,并结合西湖自身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分析西湖水质的现状以及可提升的空间和改进方向。实践团在短短两天之内辗转不同地点获得了需要的第一手资料及数据,不仅锻炼了团员们的交流能力,还拓宽了实践团的知识面,同时对后期的数据处理及分析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将生态文明纳入五大建设并放在突出地位的当下,调研西湖水质并分析其改进方向具有很好地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