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发展终靠创新

06.03.2017  17:01

    如果把历史拉长,就像工业革命一样,不管你喜欢或者不喜欢,互联网、人工智能都在发生。人工智能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因素,而不是阻碍人类进步的。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

 

  “新实业”新在融合

 

  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做实业30多年了,又是民营企业家中第一批参加全国两会的。他感慨地说,“当年跟我一块儿来开两会的企业家现在已经不多了,我比较骄傲的是,至少我还在这里”。这句话道出了实体经济的艰辛。实体经济最大挑战,来自互联网的冲击。

 

  “有的互联网企业,确实对实体经济冲击很大。比如说有的电商,把工厂产品100块钱买来,花20块补贴卖掉。这样就把实体产品价格搞乱了。他把这个行业垄断以后再抬价、再赚钱。”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表示,新技术的运用会促进实体经济的进步,但也可能冲击实体经济。

 

  “人工智能时代,所有的活儿都让机器干了,那还要人干什么?”对于最近火热的人工智能,宗庆后代表把问题抛给了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

 

  作为制造业和互联网的两个重要代表,两人的交锋很容易被视作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对垒。但事实上,无论是宗庆后,还是李彦宏,都认为两者应该相互拥抱、互相融合。

 

  “如果把历史拉长,就像工业革命一样,不管你喜欢或者不喜欢,互联网、人工智能都在发生。蒸汽机、电力的发明,代替了大量劳动力,使很多手工业者失业。但人工智能的革命不太一样,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短期内来看,人工智能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因素,而不是阻碍人类进步的。”李彦宏委员说。

 

  宗庆后代表说,实体经济是富民强国、创造财富的经济。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有了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作为智能工具一直支撑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以电商为例,它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去掉了很多间接成本,这是互联网技术降低企业成本的最好例证。

 

  ——全国人大代表、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景海

 

  “互联网+”催生新动力

 

  其实,互联网行业和实体经济同样在遭受挑战,两者融合才能催生新动力。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了有20多年时间,应该说一直有人口红利,增长速度非常快。但是最近一两年,也明显感觉到增长压力。”李彦宏委员说。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技术领域寻找振兴实体经济的突破口。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华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爱华认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的成本是不断降低的。作为企业应该主动拥抱互联网、主动研发应用新技术。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景海表示,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互联网作为智能工具一直支撑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以电商为例,它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去掉了很多间接成本,这是互联网技术降低企业成本的最好例证。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能源企业就是和煤炭、风、天然气打交道,跟互联网和新技术完全不沾边。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传卫表示,通过新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海上风电的开发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风能转化不仅效率更高,上网电价也在逐年降低。

 

  “中国制造”总体上还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应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着力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抢占未来竞争的先机。

 

  ——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

 

  结构调整增强产业韧性

 

  “中国消费结构已发生了变化。20年前老百姓的关注点是如何买第一辆车,如何买第一套房子装修。现在很多人琢磨的是旅游以及怎样在互联网上获得健康信息。”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说。

 

  消费结构的快速变化,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企业短期内很难适应。即使是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企业,也还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在采访中,多位企业家向《经济日报》记者表示,面对消费结构的变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新动能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说。在他看来,中国的实体经济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中国制造”总体上还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应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大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着力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抢占未来竞争的先机。

 

  我们做实体经济,应该用一种非常敬畏的态度看待颠覆性技术,谁拥抱快谁就有机会。

 

  ——全国政协委员、何氏眼科医院院长何伟

 

  持续创新赢得核心竞争力

 

  两会前夕,《中国企业家》对500家企业做了一个调查。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在科技时代、互联网时代,什么样的实体企业会取得成功?受访企业给出的答案中最多的就是“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重视技术和研发,打造自身优势和不可替代性,这样的企业才有可能在未来获得成功。不过,目前大多数企业在研发投入上很有限,导致公司创新力不足。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实业要有工匠精神。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产品的体验有更高的要求,专注于做好产品的公司有前途。多位代表委员向《经济日报》记者表示,过去做企业更强调规模,“大而全”“小而全”一度是企业家们共同的追求。现在应该更注重企业内在效率,“小而美”“隐形冠军”逐渐成为业内的共识。

 

  “焊接行业去年死了三分之一,今年可能还要死三分之一,活下来的必须靠技术创新。”全国政协委员、时代集团总裁王小兰说。

 

  “我们做实体经济,应该用一种非常敬畏的态度看待颠覆性技术,谁拥抱快谁就有机会。”全国政协委员、何氏眼科医院院长何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