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与学校仅一路之隔 学区划分却舍近求远

25.01.2016  12:57

读者声音

市民王女士反映:我们小区正门对面,就是一家公办小学,直线距离不过一条斑马线那么长。可蹊跷的是,多年来,我们这个小区却被划分在了1公里外的另一家小学的学区里,步行过去要10多分钟。孩子今年马上就要报名入学了,对于这样“舍近求远”的学区划分,我十分不解。小学入学,为何不遵循“就近”原则?

客观上,由于动迁等历史原因,我们小区形成了南北两片,我居住的北片仅有5幢楼,为11-15号;大量的楼都在南片,但南北片是同一小区名。教育部门在划分学区时,将南北片视为一个小区,划进了同一个学区。南片距离对口小学很近,但对于我们北片来说,却并非如此,造成了如今“舍近求远”的现状。我想问,能不能在划分学区时,南北两片按照楼号,分别对待呢?

记者随访

   “相对就近”并非“绝对就近

在今年教育部门公布的招生方案中,公办小学理应免试“就近”招收学生。王女士对记者说,距离二三十米的没划进,反而划进1公里外的学校,这不是有违“就近”原则吗?

就王女士的问题,记者咨询了教育部门。教育部门的解释是:家长对学区划分原则存在误解,“就近”并非指物理距离上的“绝对最近”,而是综合多方面因素下“相对就近”的概念。学校的招生地段,主要根据地区内适龄儿童生源的数量和周边学校教育资源、校舍规模等情况综合考虑;并遵循历史沿革,按小区公建配套和居委会的行政划分,以马路、河流、桥梁分割,整体统筹、相对就近划分招生范围。

就王女士的情况来说,尽管小区南北片与对口学区距离不一,但南北片均在一条马路同侧,且属于同一个居委,因此,在保证有公办学位的情况下,南北片划入同一学区是合理的。

至于王女士提出的,按门幢号不同划入不同学区的方案,教育部门表示:学区划分更改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生源统计、信息采集、教育资源分配等一系列前期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

   家长应正确对待

眼下,上海义务教育入学信息登记已经开始,学区划分成了家长十分关注并热议的话题。记者从“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了解到,有关学区划分的咨询、投诉不在少数,绝大多数都是反映自己的孩子没能划进离家最近的学校。

教育部门介绍说,学区划分非常严肃,长期以来相对稳定。特别是中心城区学校,情况较为复杂,调整后会出现连锁反应。因此,除非新生入学情况发生大的变化,一般不会作出调整。此外,近年来,就小学来说,适龄儿童的数量不断在增加,呈现本市新生和来沪随迁子女新生双峰叠加的态势,每年入学人员均超过招生计划数。这种情形下,学区划分更不会轻易改变。对此,家长应该正确对待。

此外,据教育部门介绍,今年,若报名学生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可采用“电脑派位”等方法来统筹安排。此举是为了保证每一名适龄儿童都能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