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传递重磅信号 10只股或爆发
国务院正式发布《存款保险条例》,该条例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中国酝酿了21年之久的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建立。根据条例,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央行此前测算,这一标准可以覆盖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
专家分析,存款保险条例出台为金融市场化提供了安全网,我国利率市场化或加速推进;也激励商业银行充分竞争,提升服务质量和风险管理能力,但不会导致存款大范围搬家的现象。
券商资深金融研究员认为,随着存款保险制度面世,银行股短期内"最后一个利空已经释放"。未来,包括存款准备金率下降等一些潜在的金融政策,将成为助推银行股进一步上涨的催化剂。
解读
存款保险促使无风险利率下降 更多资金将入市
2014年以来,我国银行不良贷款持续攀升。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4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8426亿元,已连续12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为1.25%,较年初上升0.22个百分点。
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国的确存在着个案性的金融风险,也允许个案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按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清算,这是为了防止道德风险,也增强人们的风险意识。存款保险制度将会有效的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将存款人的存款损失尽可能的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减少存款人对银行体系的挤兑,稳定我国金融体系,增强存款人对银行的信心。
存款保险制度出台的另一大背景是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自主经营会出现一些风险,因为利率可以高可以低,如果政府还隐形担保的话,政府需要承担的面太广,而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可以利用市场救助的模式把政府从隐形担保中解救出来。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实现银行间同业市场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仍然被管制。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下一步可能是放开或取消存款利率管制,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优胜劣汰成为应有之义,而先行建立的存款保险基金兜底机制,将为银行破产法出台扫清最关键的障碍。
华泰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将助力银行改革提速,银行体系改革将在两个层面受益。第一,改变目前银行体系国家信用背书的局面,以后由保险公司对风险违约进行赔付,这种做法将促进银行资金配置的效率,改善信贷结构;第二,在银行体系引入民间资本方面,存款保险制度会提升民资银行的风险担负能力,增强其信用等级,促进民营银行的发展并丰富银行体系的资本结构。另一方面,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央行及银监会也应持续规范银行业运营,减轻保险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首先,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无风险利率下降,从而吸引更多资金入市。其次,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有利于推进金融改革的深入发展,加快以民营银行、金融资本开放为主的步伐,中小银行、民营银行、P2P、互联网+金融有望受益。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也将加速银行业分化,业绩增速良好、不良风险较低的银行有望脱颖而出。
存款保险制度有望受益概念股一览:
保险股: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
银行股:
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