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心脏“刻”着起搏器46年发展史
2017年岁末,位于松江区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心导管室,随着一个火柴盒大小的心脏起搏器被放入胸前皮肤下,并与通过静脉穿刺置入患者心腔的电极导线相连,现年73岁的胡根娣女士完成了她人生中第22次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据市一医院心内科汪芳教授介绍,市一医院1971年为胡女士植入第一台心脏起搏器,至今已整整46年。
相关资料显示,胡根娣是国内首批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之一,也是目前可查到的“带起搏器”生存时间最长的患者,她的心脏就是一部中国心脏起搏器发展史。
46年,34次手术,22部起搏器
从1971年完成第一次心脏起搏器治疗至今,胡根娣已接受了34次手术,共安装过22部起搏器,从最初“拖”在体外、照相机大小的起搏器,到后来“埋”入体内的“火柴盒”。如今生活自如的她,常忘记自己曾是一个病人。
胡根娣是因为一次感冒引发了病毒性心肌炎,最终导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反复心脏停跳、晕厥。“1969年第一次昏倒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是感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后来到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胡根娣说。
1970年胡根娣入住市一医院时,中国起搏器技术尚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时任市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忠豫教授与胡根娣的丈夫朱先生商量,是否愿意尝试安装心脏起搏器。
那时,胡根娣已经历无数次抢救,上厕所时静脉血液回流进血管,也会导致立刻晕倒。强烈的求生欲望使她鼓起勇气去尝试刚刚研发出来的心脏起搏器。1971年5月10日,胡根娣接受了第一次心脏起搏治疗。
当时植入心脏起搏器需要通过开胸手术将线圈埋藏在体内,同时要背一个照相机大小的盒子在身上,连接的线圈隔着胸口的皮肤,与体内埋藏的线圈贴合在一起,通过感应产生电流。但是这种贴合并不牢固,所以胡根娣还是经常会突然晕倒。
46年间,她前前后后经历了34次手术,更换了22台起搏器。但随着起搏器技术的越来越完善,胡根娣近20年来基本没有再出现过晕厥。这次最新的手术,是因为最近一台用了10年的起搏器电池即将耗尽。
我国心脏起搏器的开发研制至今不过四五十年的历史,几乎全部镌刻在了胡根娣的心脏里。
医患互信,铸就生命奇迹
随着起搏器越来越先进,胡根娣的生活与工作也越来越正常。1992年退休以后,她就带着起搏器去过十几个国家。除了登高比较困难外,其他都与健康人没有太大差别。73岁的她如今依然行动自如,思维敏捷。
“尽管我吃了点苦,但是能活下来是不容易的。”胡根娣感叹,是市一医院救了她的命,“这次来到松江区,市一医院南部心内科团队的医生特别为我做了一张很详细的表格,精确标注了这46年来我每一次起搏器植入的时间和每一次手术的方案,我特别感动。”
据介绍,起搏器植入手术技术发展至今,难度已大大降低,但仍属于精细的微创手术,一般采用静脉途径,局部麻醉,于锁骨下2厘米切一长约4厘米的小口,电极导线固定在心脏内,然后将导线尾端与脉冲发生器连接后放入预先制作的皮下囊袋中即可。
“国外曾报道一例植入埋藏式起搏器患者在更换20多台起搏器后,存活了42年。而我们这位患者已经生存了46年,这样的尝试,需要足够的勇气以及医患之间充分的信任。”汪芳说。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