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定向培养184名社区医生 让百姓可在家门口放心看病
年初二,春风和煦。86岁的奉贤区大同村老人丁培章,坐在家门口小溪边小藤椅上,与五个子女共聚一堂。老人笑得合不拢嘴,“今年年夜饭,我伲屋里厢31口人聚在一起,好不热闹!”
能团团圆圆过大年,大儿子丁春瑜感慨不易。年前父亲突发脑溢血,生命危在旦夕;帮助老人彻底康复的,是家门口奉贤区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王涛医生。“我伲看病,现在无需舍近求远。”丁老人由衷感慨。
午后日头,王涛医生如约来为老人健康随访。这是位甜美的奉贤姑娘,她拎着红色的出诊箱,一边为老人量着血压一边解释,“丁爷爷康复得很好,但刚出院,怕他血压控制不稳,我来看看,顺道给老人拜个年。”
时间倒回至去年12月:一向健朗的丁培章老人突然吃不下、睡不着,头疼欲裂。在市区大医院诊断出脑溢血后,进行及时治疗;可住院满两周,老人必须出院,这下愁坏兄弟几个,“阿爸生活还不能自理,到哪里才能后续治疗康复?”家人第一时间想到了家门口的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距离近、人头熟”堪称最大优势。老人就此住了进来,负责他的医生是王涛。
二儿子丁春贤坦言:“没想到,在这家小小中心,阿爸恢复得如此之好。”老人住院时,整天卧床不起,大小便无法自理,呼吸要靠吸氧。王涛耐心地为他调整药物、鼓励康复,“爷爷,您每天哪怕多走一步,时间长了康复效果就很显著。”将近1个月的悉心照料下,老人健康有了极大改观:每天可独立行走半小时,一日三餐也全都正常。出院时,丁家兄弟特意送来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乡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设施比不上大医院,但这里包括王涛医生在内的医务人员,细心耐心、责任感重、为老人提供了良好的康复环境。疾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能遇到这样的医生,是阿爸的福气。”
王涛坐在小藤椅上,又为老人测血糖,“刚才血压正常的,血糖稍微有点高,节后您再过来重新测一下。”她还帮老人的老伴何美珍量了量血压、听了听心脏……王涛自毕业后便留在西渡,一干就是六七年、越干越起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喜欢当父老乡亲们的家庭医生,他们就是我的叔叔、爷爷,看着特别亲切,由衷想照顾好他们。”
其实,还是几年前,地处远郊的奉贤因留不住基层医生,苦于无法更深入开展社区诊疗服务。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海英直言,辖区负责16.5万人健康,现有22名家庭医生,虽然人手还是紧缺,但年轻骨干的人才梯队已然形成,社区卫生中坚力量正在巩固。王涛便是其中之一。为让年轻人才有发展平台,中心还邀请中山医院全科学系专家、奉贤区中心医院老主任手把手带教,补上技术水平的短板。
新年新气象,对远郊社区卫生服务而言尤是如此。奉贤区卫生计生委负责人介绍,一系列人才激励政策已经出台。例如,启动奉贤医疗卫生人才“凤回巢”计划,吸引更多奉贤本地学生报考医学专业,并回到家乡工作;对选择来奉贤的规范化培养住院医师、全科医师、紧缺专业人才给予奖励补贴。近年来,奉贤区已定向培养184名社区医生,曾经舍近求远的奉贤百姓,而今可以放心地在家门口看病了。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