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底子奉贤人这样过中秋 东乡还有"偷子孙"的习俗

15.09.2016  15:43

 

  又一年中秋佳节,“上海奉贤”先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古代称八月为“仲秋”,八月十五又属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之夜月亮比别的月份显得更圆更亮,故每逢中秋,就有赏月、拜月、饮团圆酒、吃月饼之风俗。月圆被人们看作团圆之象征,因而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奉贤人过中秋有不少传统习俗,一起看看老底子奉贤人如何过中秋。

   焚香祭月

  中秋夜,月亮最为皎洁明媚。大家小户在客堂内,或在门前场地上设香案桌祭月,点燃香斗祭月宫。香斗用香棒和马粪纸糊成,底部用檀香扎成花盆型,中置木屑,斗中竖起一炷高香,呈塔状,高达数尺,香顶端插数面三角黄纸旗,上书“月圆人寿”字样,并配红烛点燃。高香周围放上沫香和木屑,当高香燃至最后,烧着沫香和木屑,香气四溢。桌上供时鲜菱藕、芡实(鸡头米)熟芋艿、甜芦粟、石榴等瓜果及大小月饼,祭月敬天神,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太平。全家团聚拜月、祭月。祭毕,合家分食月饼。毛豆荚、芋艿、汤圆及月饼为中秋节日食品,各家均食。有的人家晚间吃莲心、桂花、红枣、菱、梨和杏仁粉混煮的“玩月羹”。如果有人外出,切下一小块留着,表示团圆。穷人常以塌饼代替月饼。

  传说中秋之夜月宫中那棵桂树每年都长出一根长长的桂枝,人们趁月下赏月,祭月之际,虔盼拣到桂枝。一旦得到就变成无价之宝,用它作米囤,米就吃不完;做衣柜,衣服穿不完;做钱匣,金钱就花不完。

  

      赶“中秋节场

  早在1912年,在当时新寺乡的东部的道院镇兴起了“中秋节场”,其兴起的根由据说是民国元年7月13日发大水,但仍是丰收年,新寺商界借此庆祝丰收,以示惠谢“海龙王”,故择农历8月18日“潮头生日”兴起盛大的乡市。道院镇上较大的几家店主老板见此也想兴起一个大的乡市来做生意,时间就定在中秋节。从此中秋节场便在道院镇兴起。

  

  (道院古街)

  在中秋节场上,货源充足、南北杂货、洋布京货、茶点水果、养身补品、糖食烟酒,应有尽有。另外特设香烛店摊及月饼专柜,鸡蛋糕、豆腐花、凉粉摊、点心店、杂货铺、玩具摊,各路货摊,鳞次栉比。南、北、东、西河也挤满了各路商船。庙西空地上,有杂技马戏团、木偶戏、京班戏都是日夜上演。晚上就放起了焰火,火焰冲天,五彩缤纷。节场过后,各店主商贩及文艺团伙便移到别地去了。此中秋节场一直相沿到解放初才告结束。

  

   吃“赏月饭

  中秋节当天,媳妇在娘家的,父母必催其返回夫家,有事在外者也尽可能于此日返回,以便中秋节全家团聚,故此节日又称为团圆节。

  

   偷子孙

  东乡还有“偷子孙”的习俗。夫妇婚后不得子,则由男子于中秋夜偷只南瓜藏在被窝内,让妻子抱瓜而睡,名曰“留籽(子)”,盼望得子。瓜主人见而不究。有的人偷偷地将瓜果藏入不得子夫妇的被窝中,谓之“送子孙”。

  

  

   解放后

  解放后,焚香祭月等旧俗在奉贤已不流行。而今中秋节亲朋好友互赠月饼,中秋夜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食毛豆、芋艿、藕、菱、塌饼之俗仍有相沿。90年代起,各行各业给职工分发月饼,至亲好友也互赠月饼,商家竞销月饼,月饼质料日趋考究,追求包装、档次,出现“天价”月饼。至夜,家人聚在阳台、走廊中饮茶尝月饼、赏月,大人们向孩子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古老的神话故事,共享天伦之乐;也有聚餐畅饮欢度。此外,一些单位和团体组织中秋联欢活动,取代家庭赏月,也使远离家乡的游子排遣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