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方略》出版座谈会召开
11月13日下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大学主办的《大国方略——走向世界之路》出版座谈会在上海锦江小礼堂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上海大学党委书记罗宏杰,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友梅,上海大学副校长丛玉豪,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新闻出版单位的领导和上海市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 “大国方略”教学团队及驻沪武警官兵、青年读者代表等出席座谈会。座谈会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炯主持。
上海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郭纯生和《大国方略——走向世界之路》主编、上海大学教授顾骏分别介绍了该书选题策划与编写出版过程。顾骏指出,《大国方略》提供给读者的不只是一堆“中国问题”的结论,而是给读者一双眼睛,看懂中国。书中在论及中国道路时,强调的不仅有中国道路对于中华民族保持固有文化特征的价值,还有中国特色对于人类保持多样性、历史保有开放性的意义。
原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大学终身教授邓伟志,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陈锡喜,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苏长和,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李兴华等领导、专家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对《大国方略——走向世界之路》进行了点评。
专家认为,《大国方略》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较高的立意点,直面中国若干重大战略决策,是一本写给全社会、特别是青年群体看的书。它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理解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增强青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及社会责任感。《大国方略》之所以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青年群体的喜爱,就在于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们自觉担负起其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国梦鼓与呼的重大使命。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作为通选课的“大国方略”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都对当今的思政教育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大国方略》一书更是给读者提供了在多学科背景下对当今的中国国情加以认识、加以思考的丰富角度。
会议认为,社科理论界、新闻出版界应该总结好“大国方略”项目的成功经验,以反映时代精神和人民需求的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崇尚真善美、彰显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传播正能量,为提升上海理论研究和新闻出版工作的影响力、竞争力、说服力、感召力提供宣传文化支持,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为“十三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座谈会上,上海大学党委书记罗宏杰教授对“大国方略”一课一书工程作了介绍,总结了这一思政课的“上大经验”,并希望教学团队能再接再厉,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的国情教育课。他指出,《大国方略》一书的出版与课程相得益彰,是教学理论、教学经验传播的良好载体。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在肯定《大国方略》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指出,上海社科理论界应该以优秀理论成果扎实有效推动上海社科理论工作努力走在全国前列,同时上海出版界应认真做好包括青年群体在内的普通读者认可的优秀主题出版物的组织、策划、出版、发行工作,充分发挥出版载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特殊作用。
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国方略——走向世界之路》一书,其核心内容依托了当前深受90后大学生欢迎、在社会上引起高度关注的“大国方略”课程,重在让90后青年群体了解国情、感受时代、认同国家,努力在把握历史机遇的同时,准备好为民族复兴有所担当、有所贡献,让青年人在中国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能看懂大局、把握大势。该书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切入,探讨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国之路如何才能走稳走好。全书以“方略”对大国的重要性出发,分章探讨了九个主题,包括当下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中国梦演化为世界愿景、中国成功对世界的意义、中国崛起对全球格局的影响、以中美关系为主轴的大国格局、“一带一路”的地域政治效应、高铁战略的优势和支撑、中国创新面临的知识产权博弈和中国文化重建及其对人类的价值。
《大国方略——走向世界之路》是一本新时期理论教育的优秀图书,列入“2015年度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项目;2015年8月,该书入选以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为目标受众的读书专刊——第四期“解放书单”;2015上海书展上,成为主题出版焦点图书,2015年9月,又被列为上海宣传系统第二届职工读书节的重点推荐书目。
座谈会上,还向高校学生、驻沪武警部队、上海图书馆及部分区县图书馆等单位赠送该书。
会议甫一结束,《文汇报》《解放日报》《新闻晨报》《青年报》《劳动报》等沪上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就予以报道,新华网、东方网、新浪网、看看新闻网、搜狐网、网易新闻、环球网、凤凰网、上海市总工会网站、百道网等众多网络媒体争相参与报道和转载。据悉,《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等平面媒体也在陆续予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