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 共创未来:上外举办第二届“中德大学生对话论坛”
正值中德两国庆祝建交50周年,12月10日,150多名来自中德两国多所知名大学的师生相聚“云端”举办“中德大学生对话论坛”,共话合作,畅想未来。活动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与德语系共同主办,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波恩大学、弗莱堡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积极参与,在两个半小时的对话论坛中,与会者围绕中德两国当前面临的共同挑战——气候变化、数字化与教育、可持续发展及中德贸易关系等话题展开了讨论和交流。
上外中德人文交流中心主任、德语系系主任陈壮鹰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肩负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任,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为两国青年提供互相理解和交流的平台。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驻华首席代表施露丝女士(Ruth Schimanowski)对此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她同样认为,在讨论中德关系时应当关注年轻一代的心声,并希望中德青年积极作为,为中德两国关系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本次对话论坛由开幕式、主旨报告和两组分论坛组成。主旨报告首先聚焦气候变化议题,来自上外和弗莱堡大学的报告人通过介绍山西省和鲁尔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尝试探索双方在环保和能源转型方面的合作可能性。数字化教育是本次论坛的另一核心议题,来自上外和柏林自由大学的两位同学除了综合分析数字教育的利弊与发展趋势之外,还创造性地从哲学角度阐述中德两国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在教育改革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分论坛中,同学们就垃圾分类、中德新能源汽车合作、中德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中德两国的数字化教育等话题进行了分享和讨论。在讨论中,基于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这一重大外交事件,报告人认为中德两国日后将在诸多方面达成更加深入的共识,推动中德企业界的交流和两国的经济合作。以中资入股德国汉堡港等经贸项目为例,互惠互利的务实合作使中德两国建立起更加密切的经济伙伴关系。“我们不想与中国‘脱钩’”,朔尔茨访华后在《法兰克福汇报》上强调。同样,来自中德各高等院校的同学们也秉持这样的观点:即使当前世界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国仍然是德国和欧洲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伙伴;当今世界的发展以及解决全球面临的挑战,离不开中国和德国共同发挥重要作用。
“中德大学生对话论坛”迄今为止已举办两届,为中德两国青年的交流、沟通与理解搭建了平台,为推动双方互学互鉴、共同进步提供了新路径。
本次对话论坛由陈虹嫣副教授主持,分论坛分别由李晨博士和刘晗博士主持,德语系党政班子、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及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部分教师参加,德语系硕博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学生参与了讨论。
初审 / 编校 / 翟妤宁 责任编辑 / SI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