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复旦-新大国际论坛在沪举行 聚焦“全球创新与上海战略” 关注国家自贸区发展战略

13.04.2015  18:17

新闻中心讯 4月10日-上海,由复旦大学与新加坡管理大学(SMU)联合主办、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复旦-新大国际论坛(Fudan-SMU Global Forum)在沪举行。2015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新加坡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5周年。2015年,复旦大学迎来110周年华诞。2015年也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恢复建院30周年。由复旦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Fudan-SMU Global Forum是庆祝中新建交25周年、复旦大学110周年校庆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恢复建院30周年举办的首场庆祝活动。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全球治理•全球城市•全球创新”。本届论坛包括大会主旨演讲、大会圆桌讨论、“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主题圆桌午餐会议、第一届中国高校自贸区研究高端论坛、第一届高校自贸研究院院长联席会议、“全球创新、全球城市与上海战略”主题高端论坛等系列活动。

大会邀请了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原校长杨福家院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教授,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复旦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梁信军先生,新加坡驻沪总领事馆总领事王首毅先生,新加坡管理大学第一副校长夏睿杰教授,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先生,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李善民教授等出席论坛。

大会还邀请了学界、商界、政界和主要智库的专家和精英就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国家自贸区发展战略、上海建设国际化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重要议题展开研讨。

许宁生校长、杨福家院士、洪远朋教授、林毅夫教授、梁信军会长、张军院长共同启动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恢复建院3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

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新加坡管理大学第一副校长夏睿杰(Rajendra K SRIVASTAVA)教授,新加坡驻沪总领事王首毅先生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林毅夫,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先生,新加坡管理大学第一副校长夏睿杰,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复旦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梁信军,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李善民做大会主题报告。

论坛下设圆桌会议和平行研究论坛,分别聚焦“自贸区研究”和“全球创新、全球城市与上海战略”。

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李善民,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张军,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黄茂兴,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天津市自由贸易区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恩专,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协调中心秘书长徐明棋,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复旦大学自贸区法研究中心主任龚柏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程大中,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局局长张湧,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等出席了“第一届中国高校自贸区研究高端论坛“。论坛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主持。在第一届高校自贸院院长联席会议上,自贸区高校联盟成立。

新加坡管理大学第一副校长夏睿杰,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理事长王元,新加坡管理大学教授潘淑莹,新加坡管理大学亚洲私募股权研究所主任、金融学教授曹夏平,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维刚,德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合伙人邵俊,梦想天地企业孵化器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鲁育宗,盛大云首席执行官诸葛辉,复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陆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寇宗来,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志阳等出席了“全球创新、全球城市与上海战略论坛”。论坛由新加坡管理大学校长特别顾问(中国事务)、新加坡管理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邓特抗主持。

 

复旦-新大国际论坛介绍

自1990年中国和新加坡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和良好的发展。2015年,中国和新加坡将举办系列活动,庆祝中新建交25周年。复旦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Fudan-SMU Global Forum就是其中之一。

新加坡管理大学是新加坡重点国立大学之一。2013年,复旦大学与新加坡管理大学结为合作伙伴。此后双方在学生交换、合作教育项目和联合研究项目等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2014年5月,第一届复旦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国际论坛(Fudan-SMU Global Forum)在复旦大学举行,主题是“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杨玉良院士、新加坡管理大学校长Arnoud De Meyer教授、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主席刘太格博士、复旦大学彭希哲教授等数十位嘉宾和数百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出席了论坛,就未来的治理与发展、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社会整合、金融治理等主题进行了研讨。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简介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1985年4月。前身为1917年创设的复旦大学商科(应用经济学学科)和1922年创建的复旦大学经济学系(理论经济学学科)。1929年复旦大学系科改组,商科改建为商学院。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由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安徽大学、震旦大学、上海学院以及前已并入的大夏大学、英士大学等9校的经济学系合并组成经济学系,师资力量大大加强。嗣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系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积极参与相关经济学科的建设,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90年代后,复旦大学经济学科经过不断建设、改革、调整、重组、创新、发展,又经过“211工程”与“985工程”持续多年的建设,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硬件设备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质的提升,目前拥有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为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及产业经济学2个应用经济学科的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在复旦经济学科的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众多知名经济学家,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中国经济学研究的长河中闪耀,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目前有教师129人,其中教授44人,占教师总数的34.1%;副教授53人,占教师总数的41.1%;讲师32人,占教师总数的24.8%,师资队伍结构较为合理。

学院在注重教师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合理布局的同时,也注重学科生态平衡发展,尤其是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注重人才的学缘结构,合理调整理论性与应用性人才比例,使战略性人才和战术性人才并重。同时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院还采取“派出去,引进来”的人才政策;尤其是近几年,在派出教师出国深造或进修的同时,加大了海外人才的引进力度。近三年,引进了十余位海外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其中1位作为国家“千人计划”重要领军人物引进。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学院采取了双轨制的聘任体制,使海归与本土人才形成了较为平衡的发展轨道。

复旦大学经济学科历史源远流长,学术积淀深厚,人才辈出,在现当代经济学家中,既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一辈经济学家蒋学模、张薰华、陈观烈、宋承先、洪文达、余开祥、伍柏麟和洪远朋等,又有在国内外理论界颇有影响力的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同时还培养了一群正逐渐在经济学界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组成了教研经验丰富的学术梯队。目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拥有3位教育部“长江学者”,2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跨世纪人才4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