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宣纸 棕刷 刻刀 幻化无限可能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探索匠心之道 倾力栽培90后接班人

24.04.2017  20:10

复旦文科图书馆展出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2016级学生版画作品。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摄

一把蓝色的雨伞撑起在书本旁,为书挡住了外面的风雨;母亲哺育婴儿的摇篮里,一本书安静地躺在帕子上——一张小小的藏书票巧妙地传达出了“爱书”之情。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复旦大学文科图书馆里展出了一批特别的藏书票、剪纸、贺卡、版画作品,这些作品均出自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2016级专业硕士。从展览的作品设计到策划筹备,都由学生亲自操刀,凝结着他们对书的感情和对传统技艺的传承。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不仅要教授技艺 更要传达修复理念
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古籍保护与修复方向从2015年开始招收专业硕士生。2015级共11位学生,2016级共14位学生。中文、历史,乃至数学、生物学,他们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少同学从零开始接触古籍修复。

2016级硕士生李洁的母亲在西北的土地上从事了一辈子的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这让李洁从小耳濡目染,对古籍与石碑心生敬畏。古籍修复的学习对她而言是使命,亦是传承;2016级专业硕士生王钊虽是生物学专业背景,但从小就对古籍充满了感情。出于对古籍修复事业的向往,他毅然放弃了原本的工作报考研究生,更希望生物知识能成为自己在古籍修复领域前进的助力:“既满足自己爱书、想要为书‘做点什么’的‘私欲’,又能运用到已有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老师的传授尤为重要。因此,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引进多位重量级大师。

其中一位特聘专家赵嘉福谈起任教原因时表示:“我热爱这个工作,我对古籍保护有感情。”在后来的任教过程中,他始终把这些“90后”当成自家的孙辈般疼爱并倾力栽培。

已经74岁的赵嘉福先生,从17岁就开始在古籍行业学习技艺。精通篆刻,上海不少著名题字的碑刻都出自他的手。不仅如此,他还擅长书画与碑帖的装裱修复。2016级古籍保护专业硕士、古籍保护学社社长李荣彪把赵嘉福先生尊称为一位身怀绝技的传统技艺大师:“古籍修复、书画装裱、碑刻、篆刻、传拓等信手拈来,一张宣纸、一把棕刷、一柄刻刀在老师手中总能幻化出无限可能。”

课堂上,赵嘉福先生从修复、装裱和碑帖三大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古籍修复能力,主要是古籍修复与装订。而装裱侧重书画作品的托裱与装帧,碑帖则包括碑刻和拓片两方面内容。

对于教学,老人家尽心尽责。平时下午1点的课程,他往往12点前就到教室,以便为学生解答疑问。课堂之外,他还会指导学生书法和刻章。“这些东西都是有点相通的,也能培养他们对于古籍的兴趣。”

每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赵嘉福总是一句话 “不要怕,我来”,但赵嘉福从不要求学生简单跟学跟做,而是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体验不同的技法,不断发现、解决问题,从而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操作手法。

专注于古籍修复的特聘专家童芷珍自1973年开始在上海图书馆从事古籍修复工作,曾任上海图书馆古籍修复部主任。经过四十多年的工作积累,她修复过《左传》、宋刻《资治通鉴》、《永乐大典》等诸多重要典籍。近十几年来她投身古籍修复教学,曾赴港澳台多地传授古籍修复技艺。

来到复旦之后,童芷珍开设了古籍修复的基础课程,在授课时讲究因材施教。面对众多零基础学生,她从工具的使用入手讲起,再到修复材料、修复手法、装帧形式等。而对于少数已经有修复基础的学生,她还会另外“开小灶”,讲授更高阶的内容,并以更严格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童芷珍强调,不仅要教授技艺,更要给学生传达正确的修复理念。例如,修复不但要把文字保存下来,还要把古籍中的信息保存下来,不要破坏原样,修复过程要贯彻保护性修复。
通过学习雕版印刷 见证一本书的诞生

本科学习计算机的许睦烯此次设计的藏书票主题是“孕育”,在展出现场,这枚藏书票静谧而又意味深远的画面打动了许多人——母亲哺育婴儿的摇篮里,一本书安静地躺在帕子上,靛蓝色的摇篮上印着小碎花,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极具特色的素雅之美。

事实上,正在文科图书馆展出的这一场版画展可以看作是2016级古籍保护专业学生的期中一门《传统雕版刻印》课的成果总结。现场展览分为藏书票、贺卡、剪纸和版画四个部分,这门课的老师是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的特聘专家倪建明先生。
在倪建明眼中,这幅画面既寄寓着学生对古籍的热爱,又象征着古籍保护工作应该从孩子开始培养。

倪建明是中国版画界的大师级人物,其富有中国意蕴的版画作品在全球各地都展出过。2016年,倪建明受邀来到复旦教授版画技艺。在这些大师看来,学生的修复需要美学基础,有了艺术的眼光才能修出艺术品级的古籍。

“这门课程将14位零绘画基础的同学聚在一起,学习和体验雕版、水印、抄纸、剪纸。此次展览是他们的处女作,也是他们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能展示给大家,意义非凡。”倪建明说道。

他坦言,版画创作对于这群年轻而可爱的学子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但这种尝试过程又是熟悉而亲切的,通过这种途径,探索古籍保护的历史,传承悠悠文脉,感受传统木板水印中蕴含的宣纸水墨气息,这样的一种邂逅,与亲近、保护古籍的情愫刚好契合,这种探索和努力十分可贵。

“水印版画对思维和逻辑有一定的要求:构思、构图、描稿、雕版、印刷。每个大步骤后还需要更严密和谨慎的思考:材料的性能如何、在有限条件下最有效的方法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亲身感受了古籍印刷中的不同用纸和用墨,思考传统文化中非遗的传承。”倪建明说道。

他一直觉得,对古籍保护的研究像是学做一本线装书,需要极大的细心与耐心,而在学习传统木板水印的过程中,既有纤细的髪丝打磨你的急躁,又有数不清的线条沉淀你的性情,这种心性的培养既是对待艺术的应有态度,也是对学习专业知识的要求。

因而,倪建明希望通过雕版印刷的学习,让学生们见证一本书的诞生过程。“古籍是凝结中国文化的一个载体,应该把古籍当作艺术品来对待,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敬重。”

[相关新闻]

中华古籍要用中国自己的纸张来修复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表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心,就是对于国家重要文化遗产与技艺的研究,当前的核心课题是开化纸工艺恢复。

在中国传统手工纸中,开化纸因其细腻洁白、薄中见韧、寿命长久的特质而享有尊贵地位与国际佳誉。开化纸史称“藤纸”,其工艺源于唐宋,至明清时期趋于纯熟。当时宫廷内的诸多文书与刻本皆使用开化纸,例如清代时期的《康熙字典》《全唐诗》《四库全书》等著名典籍多由开化纸制作而成。然而这样一种宫廷用纸的制作工艺却由于历史原因而失传。

据介绍,2015年起,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研究团队相继与开化县“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中心”、广州市《广州大典》中心合作,携手启动开化纸传统工艺恢复项目研究。“开化纸——杨玉良院士工作站”日前正式启用。

这个开化纸工艺恢复研究团队由杨玉良牵头,集结了多个领域专家,不仅包括专注手工纸研究的文博系教授陈刚,潜心古籍研究的图书馆研究馆员杨光辉、副研究馆员乐怡,还聚集了科学领域的专家,如生物学教授钟扬的团队,微生物学教授钟江的团队,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化学博士余辉等。除此之外,“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中心”也将提供实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