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草莓受牵连两三元一斤没人买

30.04.2015  11:30

  近日,央视财经频道播出一组有关草莓的报道,称该栏目组记者随机在北京购买的8份草莓均检测出含有百菌清和乙草胺两种农药,后者可能致癌。

  昨日,早报记者从上海市农委相关专家获悉,事实上,乙草胺作为一种除草剂,并不允许用于草莓,而且一旦用上乙草胺,草莓本身也会被除掉。

  “至少上海的草莓是挺安全的,我们每个月都要抽查一次。”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园艺科草莓专家颜伟中表示,事实上,每次关于草莓这样那样的负面消息出来的时候,受影响最大的都是草莓种植户,这两天,上海草莓的地产价低到两三元一斤都没人要,已有草莓烂在地头。

   乙草胺禁止用于草莓生产

  目前国家没有登记草莓的残留标准,也就是说,乙草胺在草莓上不能使用。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园艺科草莓专家颜伟中介绍,说到除草剂,上海部分农户在草莓栽培前,翻土的时候,会使用品牌为“施田补”的除草剂,但是都会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安全间隔期。否则除草剂残留会影响到草莓本身的生长。

  而上海市植保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推广研究员高文琦表示,上海在草莓种植中推广黑色地膜已经有一段时间,黑色地膜下行间不长杂草,很少有杂草对草莓生长构成威胁,已经基本可以解决草莓田间杂草问题,不太需要再使用除草剂。

  另一方面,颜伟中表示,百菌清允许在草莓种植过程中使用,一般间隔7天,药性会自然挥发。

   草莓种植户受较大影响

  事实上,对于草莓不安全的说法屡有出现。“每次出现这样的消息,最倒霉的都是农民。”颜伟中介绍,今年天气原本就反复,不少大棚草莓产量原本就提高,央视报道一出,草莓立即滞销,上海一些田头卖两三元一斤的草莓,立即无人问津。甚至已经有草莓烂在田头。

  那么,草莓是否绝对安全?对此,专家解释,草莓灰霉病是目前草莓生产中的重要病害,特别是上海的采果期持续时间较长,经历春雨时节,所以发病更为严重,农户不可避免会通过喷洒农药等手段来预防该病。加上草莓植株低矮、表皮粗糙且有细小绒毛,所以着药性良好,农药很容易附着在表面。

  不过,在上海9个草莓种植区县,每个月都有一次农药残留抽查,抽查范围涵盖48种农药残留。对于上市的草莓,相对都比较安全。

  此外,专家还给出了一些清洗草莓的办法,“首先不要摘去叶蒂,用流动自来水连续冲洗几分钟,除去草莓表面的病菌、农药及其他污染物;注意不要先浸在水中,以免农药溶在水中后再被草莓吸收,并渗入果实内部;可以把草莓稍微浸一会儿,但是时间不宜过长;浸过后,用净水(或冷开水)冲洗一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