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垃圾填埋场:老港基地日清垃圾13000吨
作为亚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占地2.2万亩的老港固废基地承担了上海70%以上的生活垃圾,日均处理量达到13000吨,随着申城进入高温酷暑季节,这里的工作节奏更快更忙碌了。
当人们将家中的瓜果蔬皮扔进小区垃圾箱后,很少有人会关心或知道,这些垃圾最终到哪儿去了。其实,看似普通的生活垃圾,处理流程是很繁琐的,在进入小区垃圾桶后,由环卫车送至中转运输站,有的坐船有的坐车,通过水路和陆路两种模式被压缩装箱,桥吊上船,后在黄浦江上“漂流”111公里后来到老港,最终“落叶归根”,填埋焚烧。
在被誉为“垃圾码头”的地方,百余名“老港”清道夫们每天顶着烈日,闻着臭味,用朴实无华的一种实干精神,规整清理,让垃圾沉入土底。气温超过35℃的酷夏,记者走近这些清道夫,亲身感受了一番垃圾处理运输环节中不同岗位的各自艰辛。桥吊工12米高空“钓鱼”准又快
老港1号码头,桥吊工宋桂荣端坐在12米高空的操控室里,洞悉着底下的一切。
一侧的水域上每隔一两个小时就会有船只前来,它们时而载着装满垃圾的集装箱,时而又从码头上将空箱运走。另一侧的陆地上,几乎两三分钟就会有大卡车依次排队前行,周而复始地运送着大小相同的集装箱。在操作者的手里,5台桥吊像机器人一样听话,让车船满载而归。在这里,垃圾将经历其从市区进入老港后的第一个环节———桥吊卸货。
抓箱、起吊、放稳,一系列动作干净利落,每天,从宋桂荣和其班组13人手里被桥吊的集装箱数量达到550个。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攀登进入了这个架设在半空中的操作室。它就像是一个透明的房子,除了背后,上下左右甚至是地板都是透明的,宋桂荣好比在12米的高空钓鱼,为此,桥吊工们常常自称为“姜太公”。
姜太公钓鱼是愿者上钩,静候佳音,老港的桥吊工们却必须争分夺秒。每一次起吊、落下时间都在1分半至2分钟之间,而在堆场堆高,箱子的前后误差不能超过2.5厘米。一个空箱重量为3.6吨,而一个满载垃圾的箱子则要达到18吨。平地上的搬运已经很是吃力,更何况是在相当于三层楼的空中作业,难度不言而喻。到了夜间作业,光线的变化更是考验桥吊工的“穿针引线”技术。
由于长时间低头拱背,和同事们一样,已经做了6年桥吊工的宋桂荣也烙下了职业病,有时候,趁着稍有空闲的几分钟,他会抬抬头,仰一下脖子,活动活动筋骨。桥边指挥其貌不扬的“区域老大”
高空“钓鱼”固然算是一门绝活,但这个放长线钓大鱼的本事也要仰仗码头上的另一人才能完成,他就是这片区域的“老大”———桥边指挥员。在这里,所有操作人员必须听从他的指挥。
13时30分的1号码头,室外气温逼近35℃。再暴晒一个多小时到接近15时,地表温度甚至会达到50摄氏度,裸露在外的钢板道路更是被烤得能直接烫熟鸡蛋,这里至少还要再高于水泥地5℃。
戴着安全帽的宋锦标就这样直直地站在太阳底下,跟着头顶的桥吊,沿着轨道前行后退。只见一辆运输车驶来,待其停稳后,桥吊抓着一个集装箱缓缓落下,此时,宋锦荣伸出右手大拇指做出了一个向上的动作,这就是示意开始起升,随着其食指动作的旋转,起吊速度相应变快。这些手势、旗语多达几十种,它们也几乎成为了桥边指挥和桥吊工的联络暗号。
作为一名桥边指挥员,宋锦标发挥的是承上启下的互补作用,他是桥吊员在地面上的眼睛和左膀右臂。因为桥吊工无法与运输车司机和运输船驾驶员直接沟通,因此,在地面上的桥边指挥就要发挥衔接作用。可以说,这双眼睛的敏锐与否也将直接关系到空中桥吊的安全,是一份无声的保护。
夏天太阳直射,冬天接受刺骨寒风,加上码头车来船往,机器轰鸣,宋锦标每天几乎都是要扯着嗓子说话。填埋工为垃圾山美容造型
垃圾被运至老港后,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填埋作业。走进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一辆洒水车正在往地上喷洒着除臭剂液体,让味道清新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