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坏孩子"成群 政府需要维护市场秩序与平衡
近期,个别小区停车位价格暴涨成为热议话题。政府定价放开后,谁来制定价格、谁去监管成为争论焦点。可换个角度来看,开发商坐地起价的行为,其实并不明智。
在上海,对停车费坐地起价的开发商,基本上是小型开发商,在沪只有一两个楼盘。对于不想做“一锤子买卖”的大型开发商,目前还没有采取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道理很简单,他们不可能为了多卖掉几个车位,去砸自己的牌子,得罪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小区停车资源,在单个小区的买卖双方中,开发商比业主强势;但放到更大市场背景下,房屋买卖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买谁家的楼盘,消费者说了算。一家曾坐地起价的开发商,只会给公众留下没有商业信誉的印象。人们会认为这样的企业没有持续经营的打算,继而对楼盘的其他方面也产生怀疑。这样的开发商,即便做再多广告,恐怕也难以挽回形象。
钻政策的空子,牺牲消费者的利益,最终被市场淘汰一定是不远的事。因此,与其通过行政手段干预,不如让市场调节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媒体,可以放大这一作用,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内优胜劣汰。在今天这个用户为王的时代,即使没有物价部门的定价和价格监督,商品和服务提供者也会本能地对用户予以尊重。
但市场机制也有失灵的时候。在竞争充分的情况下,一两家开发商会为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付出代价,但当多数开发商都这样做,别人涨,我也涨,就不会对自己的品牌形象产生影响。那样的情况下,价格同盟形成,横向垄断发生。对于个别开发商的过度涨价行为,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化解;但面对类似行业结盟下的价格垄断,市场会无能为力,消费者权益将受到严重侵犯,这时就要有监管部门介入,需要通过法律手段制约和处罚垄断行为。
这次个别开发商涨价,从个案看不是难解决的问题,但更应引起重视的是,这些“坏孩子”树立了“坏榜样”,我们需要警惕这种坏榜样影响力的扩散。因此,政府部门要做的,不仅仅是就事论事解决涨价的个案,而是要防微杜渐,维护市场秩序与平衡,预防价格垄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