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创业冬奥会冠军杨扬:冰雪经济落沪 不会水土不服

13.08.2015  10:01

  原标题:从最初“活下来”,到现在“活得好”,在上海创业的冬奥会冠军杨扬说——冰雪经济落沪,不会水土不服

  坐落于闵行的室内滑雪场银七星自2011年停业后,上海市民没有了感受滑雪运动的去处。“冰雪世界”落户临港地区,将填补上海没有滑雪场的空白。但有人担心,冰雪经济在南方城市上海,是否会“水土不服”?

   没法活:“水土不服”的背后

  “开业初,我唯一的目标就是‘活下来’”。2013年6月,由中国首个冬奥会冠军杨扬创办的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在浦东三林揭牌。来南方城市上海创业,杨扬的担心多过憧憬。

  杨扬的担心是有原因的。2004年11月,由虹口室外游泳池改建的莱佳真冰溜冰场建成营业,这个上海首家真冰溜冰场立刻掀起一股“滑冰热”。两年后,万体真冰溜冰场开业之初,就创造了2小时涌进200人的纪录。之后,又有七八家真冰溜冰场在上海开业。但好景不长,“蓬头”起来后,一半的真冰溜冰场因无法承担高额的运营费用而关门歇业,这其中就包括莱佳和万体。

  上海曾经唯一的滑雪场也难逃“花无百日红”的尴尬。2011年,身为亚洲最大室内滑雪场的银七星,在开业9年之后因入不敷出而无奈停业。

  “冰场和室内滑雪场的运营成本非常高,尤其在南方。因为气候原因,不但需要制冷,还要除湿。”作为一名专业人士,杨扬深知冬季运动场馆运营的不易,飞扬两片真冰场地,七八九三个月平均月电费高达60万元,“一年光能源费就在450万元左右,还要加上50多人维护团队的人工支出。

  除了高额维护费,“人气不足”也是重要因素。当年银七星虽然一度火爆,但因为缺少忠实的滑雪迷,到最后阶段,滑雪场的人气难以维持每年五六百万的运营开支,在亏损了7亿元之后无奈关门。

   活下来:冰雪人口渐厚实

  “要活下去,就要培养稳定的冬季运动爱好者,这是场馆维持正常运营的基础。”杨扬告诉记者,经过两年多努力,飞扬冰上运动中心不但“活了下来”,而且还有上升的空间。

  如今,“飞扬”平均一天人流量有350人到400人,虽然人气比不上开在商圈里的真冰滑冰场,但杨扬已经很满意了:“飞扬作为专业场馆,周围并没有配套的娱乐休闲设施。能到飞扬来滑冰的,都是忠实的‘粉丝’。

  上海目前共有4家真冰滑冰场。除了飞扬,另外三家世纪星滑冰俱乐部、冠军溜冰场和位于松江大学城的大学生国际冰球馆,运行情况都还不错,特别是暑寒假里,场场爆满的情况并不少见。

  市滑冰运动协会秘书长陈铫认为,近年来上海大力发展的“北冰南展”战略,给上海冰雪运动普及插上了“翅膀”。像飞扬、国际冰球馆这样冰上场馆的增多,各种世界级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壶等赛事的举办,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着上海的“冰上人口”。需求多了,专业的培训也应运而生,这也成为冬季运动的助推力。陈铫说,近年来共有近百名退役专业选手来沪投身花样滑冰、冰球和短道速滑等教练工作。

  浦东新区教育(体育)局体育处处长马春馥介绍,从今年4月开始,新区体育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开设了“冰上体育课”,1000余名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接受专业滑冰启蒙教育。“在这些参与启蒙教育的孩子里,最终有10%的孩子会留下来继续学习滑冰、冰球和短道速滑。”杨扬说,这些越长越大的冰雪“基数”,已成为冰雪运动在上海发展的保障。

  陈铫说:“虽然冰雪运动在上海依旧属小众,但冰雪运动人口每年都在成倍地增长。

   活得好:北京冬奥带来契机

  从“活下去”到活得不错,到未来“活得好”,杨扬充满信心。在北京申冬奥期间,身在吉隆坡的她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场馆的实时数据。“申冬奥前几天,正好碰到上海下雨,每天来飞扬体验的人数不到100人。但是8月1日,也就是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的第二天,入场人数一下子猛增到近500人,之后一段时间也始终保持在高位。这说明,冬奥会的影响非常大,我对冬季项目在上海的推广和发展充满信心。

  和杨扬一样持乐观态度的,还有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海燕。他认为,就大环境而言,国家把推动3亿人参与冬季运动作为战略,“北冰南展”肯定会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奥委会很注重冬季项目在中国的整体发展,所以我相信一定会有措施让更多的南方城市参与进来。上海作为冰雪运动在南方开展的‘重镇’,承担着这样的重任。

  他认为,这些年来随着爱好冰雪运动的基数越来越大,这些冬季运动的经营场馆的前景会越来越好。“无论是冰上或是滑雪项目,都有延续性。一旦喜欢上,就会付诸热情。这些固定的人群,可以保证这些场馆的正常运营。”黄海燕举例,一些上海周边的滑雪场,比如绍兴的叶乔波滑雪场、杭州临安大明山万松岭、安吉江南天地以及宁波、天台山等室外滑雪场,做的大多数都是上海滑雪爱好者的生意,“市场是有的,随着北京冬奥的申办成功,需求会越来越大。

  但黄海燕也指出,除了一定的冰雪人口基数作为运营保证外,场馆的专业性和配套设施也很重要。“以前冰上运动,体验可能占更多的比例,但未来雪道或冰场是否足够专业,将会是抓住更多专业客人的关键。”黄海燕还提到,冰场或滑雪场配套的餐饮、住宿、商业也都是冰雪项目能否生存得好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滑雪场项目,已经不单单只属于体育范畴,而是体育和旅游相结合的产物。所以,舒适的全方位服务和体验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