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学生团队获上海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SODA大奖[图]
上海15条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达775万人次;地面公交线路1377条,日均客运量730万人次,这些看似平淡的数据,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智慧金矿?11月14日,在SODA大赛(Shanghai Open Data Apps - 上海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的505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的15支决赛团队,为上海这座城市给出了数据极客们的回答。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的“CNC团队”,叶超、祁新宇、张亚飞、邓闯和施舒阳同学,指导老师汪小帆教授、王琳副教授,凭借着精彩的项目创意、扎实的技术功底和纯熟的现场发挥,赢得了现场评委的最高评价和SODA大奖。CNC团队的作品,旨在为上海即将大规模推广的新能源车分时租赁提供完整的大数据系统。他们利用交通卡刷卡情况、停车场布点、道路拥堵指数等,分析出本市各区域的人流动态、设立租赁服务点的可能性,随后借鉴谷歌为搜索结果排序而采用的PageRank算法,为各个潜在的地点排序,最终得出了上海新能源车分时租赁推广的一整套选址方案、社会拼车方案与社会激励方案。
在这次影响力遍及全国极客圈的SODA大赛中,交大人在决赛舞台上展现了风采,同时,大赛的组织与运营也体现了交大的力量。
如何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好一场数据创新大赛?这是一个很有挑战的问题。今年5月,交大网络信息中心通过一场“智慧校园开放数据大赛”,吸引了全国的800名参赛选手,产生了60份基于校园数据的创新作品。这次比赛的成果大大超出了网络信息中心的预计,也让中心看到了蕴藏在数据之中的价值,以及蕴含在民间的智慧,应该用何种方式将其撬动。
作为“智慧校园开放数据大赛”的发起人,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金耀辉教授将这次大赛的成功组织经验带到了SODA大赛之中,并且带领网络信息中心的团队,支撑了本次大赛上千GB数据的储存、清洗、发布与计算平台工作。金耀辉教授笑称网络信息中心是本次SODA大赛中压力巨大的“瓶子”,需要装好上千GB的数据,并容纳数百只团队对数据产生的海量计算。
由交大网络信息中心孵化的创业团队科赛网,则作为SODA大赛的在线信息管理平台,支撑了全球范围内3000名选手的在线报名与组队,以及505分作品的上传提交与在线评审,通过网络化和信息化提高了大型科技赛事的管理效率。
相关报道:[文汇报]“极客”治堵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