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市委书记、党组书记徐未晚谈共青团改革
截至2015年底,上海14—35周岁常住青少年为820.7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33.98%。《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青少年素质能力全面提升,青少年总体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与国际化大都市青少年发展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党组书记徐未晚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团市委在市委领导下,完成机构精简、减上补下等改革“硬杠杠”。“十三五”期间,将坚持不懈扎实推进共青团改革,凝聚和服务更多青年,让青年拥有更大获得感。
充实基层引领青年
记者:根据中央和市委精神,自去年11月以来,上海推进群团改革,共青团在基层的工作力量是否壮大了?徐未晚:在市委的领导下,上海共青团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落地,切实完成改革方案中的“硬指标”,在全市社区层面,基本落实街道乡镇团(工)委书记专人专职专岗,这意味着街镇团工作不再是“兼职副业”,基层团组织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服务青年。目前,各街镇团(工)委委员从以前的9至13人,扩展到15至21人,街镇的团工作力量都由“团干部+社工+志愿者”组成,每个街镇有1至3名社工,还有若干名志愿者,形成了多元化的基层工作队伍,增强了基层工作力量。记者:基层力量增强了,是否意味着可凝聚更多青年开展各项工作?徐未晚:是的。团市委围绕中心工作,着力服务大局、服务青年。今年新建金融、国资、社会团工委,承办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带领青年投入“四个中心”、科创中心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等。基层团组织在充实力量之后,凝聚青年的载体更丰富,如静安团区委在全区各街道同时开展“青春社区”建设工作,通过在街道小区直选团支部书记方式,凝聚了一批青年力量参与小区共治与自治。比如艺康苑居民区,老年人占比大,也有七八百个青年,他们公推直选团支部书记,形成健身、才艺等若干个青年兴趣小组,和社区公益结合起来。青年人夜跑时,承担了社区巡逻任务;宠物兴趣小组在交流养宠物经验时,在小区内倡导文明养宠物等新规,用青年人的热情和力量改变社区面貌。在“五违四必”、交通违法大整治等“补短板”工作中,团组织争当生力军,让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志愿者等品牌力量发挥作用。
推进项目打造品牌
记者:我们注意到,市青少年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列出八大重点项目,基于何种考虑?徐未晚:对青少年来说,规划比较抽象和宏观,怎样才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规划对生活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重点项目的形式,和各部门、单位一起推动实现。比如,“十三五”期间,全市要建成600家市级青年中心,每年服务青少年100万人次。今后,青年中心分布地点也不一样,有建在商圈的、园区的,也有建在社区和楼宇里的。今年,团市委基层工作部统一购买了500多场服务活动直送青年中心,医生科普、摄影讲座、心理辅导等活动在青年中心非常受欢迎,100多场活动1小时就被“秒杀”预订。今后,我们参照旅游区评级方式,根据服务质量和水准,评5A级、4A级青年中心,团市委将把资源向它们倾斜。小学生“爱心暑托班”是“十三五”青少年发展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市政府实事项目和上海共青团重大项目之一。今年,爱心暑托班规模比去年扩大近一倍,由去年的243个增加到400个左右,招生人数由去年的2万人增加到4万人左右,基本实现对全市街道、乡镇的全覆盖。今后,我们将协调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学校、青年中心等阵地,拓展办班场地资源,推动社会化合作,逐年满足小学生家长的实际需求。记者:“爱心暑托班”称得上是团市委的一项品牌工作,今后在服务青年方面还会打造其他品牌吗?徐未晚:除了“爱心暑托班”,团市委还希望在“青春建功十三五”“爱心上海”“青年中心”“创新我们在行动”“青年汇智团”“启航计划”等方面做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比如“爱心上海”青少年公益志愿行动,也是今年下半年团市委要开展的重点工作之一,重点关心和帮扶上海城市困境青少年与留守儿童。我们还将通过青年就业“启航”计划等,扶持失业青年参与就业。总之,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件,让青年感知度和获得感更强。
推动干部融入青年
记者: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团市委直属机关党委如何充分发挥党建优势,助力“十三五”,实现工作的良好开局?徐未晚:机关党建是加强党的核心领导作用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也是促进机关作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引领和推动共青团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下阶段,我们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转职能、转作风、转方式”的要求贯穿推进改革等工作的全过程。我们将结合党支部建设,进一步推动干部下基层,了解实际情况,融入青年当中,为青年办实事。团市委围绕改革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确立了9个课题,进行调查研究,问计于基层、问计于青年。为了全面把握群众需求,我们推出“1+100”制度,即每位专职、挂职团干部要联系100名不同领域普通青少年,青少年可来自学校、社会组织,也可以是普通白领、一线工人等;团干部蹲点联系基层,形成常态化,即每年至少有1/3团干部在基层工作,且时间不少于1/3,轮流进行工作。记者:今年起,团市委在推动联系与服务青年的工作过程中还会尝试什么样的创新?徐未晚:这几年,我们通过邀请青年参与机关“开放日”,拓宽了团干部直接联系普通青年的渠道。通过网络海选等方式,让青少年参与青年汇智团,为青少年“十三五”规划等工作建言献策。今后,我们将按照青少年学习、工作、生活规律,推进线上线下工作深度融合。比如说,在青年中心、基层工作站等探索尝试弹性工作时间,上班时间根据服务对象需要,调整安排在晚上、双休日等,更好地服务青少年。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