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走进系列 |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史”学习教育专项社会实践用脚步丈量东门改革开放史
8月22日,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辅导员郭倩怡带领着9名学生党员,前往位于黄浦区的小东门街道,完成了一次“四史”学习教育暑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华路268号到中山南路505号,从烈日高照到夕阳西下,沿着这条精心规划的红色路线,他们完成了一次特殊而有意义的寻访活动。
在本次寻访活动中,公管学院师生党员不仅参观了上海隧道科技馆、老码头创意园,而且远望了鑫景金融服务中心、上海供销大厦、太平洋保险公司,学习了隧道建设的知识,聆听了关于老上海的故事,也亲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
走红色“四史”学习教育路线
黄浦区是党的诞生地所在区,也是共青团的发源地、国歌的唱响地、解放上海第一面红旗的升起地。小东门位于黄浦区东部,因原上海县城城门宝带门而得名,与城外的十六铺毗连,有内外小东门之称,且西与城隍庙、豫园相邻,历来为商业繁华之地。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选取了小东门辖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将其进行串联,公管学院师生党员希望通过行走的红色课堂了解小东门的历史沿革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重点参观上海隧道科技馆和老码头创意园的同时,进行深入的学习讨论,体会到一代又一代的隧道工作者,以及为了祖国的建设不断付出的奋斗者的艰辛岁月,使大家深感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上海隧道科技馆是目前该行业国内唯一的科技类展馆,宣传了上海隧道建设管理成果。馆内不仅详细介绍了隧道建造的相关技术知识,还通过图文、模型、多媒体互动展项、三维影片、场景体验等丰富的形式向大家详尽展示了上海隧道、中国隧道乃至世界隧道的发展历史及真实面貌。通过隧道科技的不断升级变迁,师生党员们感受到了中国科技能力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些成就都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更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制度的优势体现。
老码头创意园原是由上海油脂厂改建而成,园区内还保留作为海派建筑经典之作的十六铺建筑。现代的创业园区与经典的老上海石库门建筑并存,让人在其中参观游览时,会有一种时空交错的奇妙体会。师生党员在重新体悟老上海情怀的同时,更加直观感受到了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感悟老上海改革开放史
参观过程中,师生党员们在上海隧道科技馆看到微缩模型展示的夜上海美景,听到领着孩子的父母动情地向自己年幼的孩子讲述关于老上海的故事;师生党员们在途径鑫景金融服务中心、上海供销大厦、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寻访过程中,不仅远望其外观,也互相分享了一些从父母口中、从互联网中、从书籍画本中了解到的关于这些建筑背后的历史沿革。
这次行走的红色课堂让师生党员们感受到了更多平时从理论学习中无法获得的亲切感与震撼效果,近距离的参观与体验可以更加直观感受改革开放为小东门、为上海带来的变化。这些光鲜的成果是由一代人又一代人的砥砺奋进与勇往直前所书写与铸就的,这些真实的感受会让这次“四史”寻访之旅变得更加具有意义。
探索“四史”学习新思路
此次活动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充分激发了师生党员学习“四史”的热情,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师生党员纷纷留言,表示从小东门改革发展的奋斗历程中,体会到了与时代共成长的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教师党员作为一名高校的共产党人,要将今天的所闻所感融入到思政课程的建设中去,坚定自觉地为立德树人,为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努力,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学生党员通过此次寻访更加体会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前人们辛苦奋斗的成果,身为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青年学子,要肩负起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让青春红遍祖国大地,用青春的力量铸造祖国明日的更加辉煌。
研究生辅导员郭倩怡:8月22日,我组织公管学院的部分学生党员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暑期专项社会实践,我们共同参观了位于黄浦区的上海隧道科技馆。科技馆通过图文、模型、多媒体互动展项、三维影片、场景体验等丰富的形式向大家解密隧道科技及其发展情况,使大家通过了解世界及我国隧道科技的不断发展,感受到我国技术水平的进步与腾飞,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辉煌。此次活动十分具有学习和教育意义,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党员的暑期生活,将平时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完美的结合,作为高校中的工作者,也是一次很好的自我充电的机会,学习到一些平时很难接触到的知识,在平时的工作中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不懈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公管硕士党支部沈思远:这次寻访活动对于我而言有很特殊的意义。小东门街道是我出生和长大的地方,上海隧道科技馆不远处的中华路128弄1号,是我和父母2003年之前居住的老屋所在的地址。那里记录了父母新婚燕尔的甜蜜,也记录了我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的成长。我对那条街道过去的样子应该是最熟悉的,但如今我们一家搬离老屋已经有17年,一直以来我却都没有真正好好回去看看那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条街道现在的样子对于我来说反而很陌生了。这次活动正好给了我契机去了解这些年里老街发生的新故事。通过这次的寻访,我很高兴能够看到以前居住的街道现在焕发出了崭新的面貌,我也明白这样的结果是一代人辛苦奋斗的结果,所以我更加清晰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普通的学生党员,肩上要承担的责任与使命。我将会在未来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将其与实践结合,为上海的建设、祖国的建设奉献属于我的一份力量,也起好带头作用,引领周围的同学也投入到服务人民的光荣实践之中去。
税务硕士第一党支部李楠:拍照手机盛行的时代,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尝试用脚步去丈量脚下的土地,这次四史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介绍了上海隧道的发展过程,详实而有趣,在回程的路途中,站在地铁里,对隧道的发展历程更加立体了,也从从点滴细微之处感受了上海改革开放的历史。
公管硕士党支部王炜:今天和党支部的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四史学习教育专讲社会实践活动,参观了上海隧道科技馆和老码头,深刻感受到了过去几十年上海的快速变化。隧道工程的建设历程和老码头的发展历史,不但间接反映了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技的进步,更是将“老上海”的海派文化融入在社会发展之中,造就了这个独一无二的城市。
税务硕士第一党支部章传喆:8月23日,我们参观了上海隧道科技馆馆和小东门。通过参观科技馆,我们了解到了构建隧道多种方法的发展历程和原理,如盾构法、管幕法、钻爆法、沉管法、顶管法等,也了解到了很多构建隧道的核心技术,如垂直顶升技术、TBM技术等,让我们对隧道的发展历史有了更加清楚地认识和了解,也让我们对未来的城市发展建设充满希望;通过参观小东门,我们了解到了上海小东门的改革开放史,让我们对改革开放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通过学习四史,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有利于党和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加坚定和明确我们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科生党支部张越洋:这次的四史学习教育专项实践活动,我们参观了上海隧道科技馆与老码头创意园,回顾了上海的发展历程。隧道见证了上海的改革开放发展历史:翔殷路隧道,军工路隧道,再到长江隧道,世博会电力电缆隧道,以及我们熟知的轨交隧道,它们无不是千千万万上海的建设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再到老码头,回忆当初十里洋场,老码头只是一个摆渡的码头,现在高楼林立,各商铺入驻,彰显了新时代上海的海派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想,这次四史教育活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四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中国共产党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重点加强了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为人民谋福祉。只有今后继续不断学习,才能继承前辈们的衣钵继续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科生党支部张艺辰:本次四史社会实践党建活动我们先去参观了上海隧道科技馆。在那里,我们了解了世界上有名的一些隧道,知道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隧道都是如何建成的,同时也意识到如今便利的生活都是经过前人不断探索不懈努力所研究出的,如今的美好生活都多么来之不易,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我们步行前往了老码头创意园,看到原本的老码头如今变成了留有历史韵味的商业地块,不由得感叹城市更新旧区改造可以使老旧地块在保留原先风貌的同时注入新鲜血液并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真是益处多多。本次社会实践让我收获颇多,与各位党员们一起学习交流,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本科生党支部张雨紫:通过此次活动参观了上海隧道科技馆,我收获良多。首先,通过科技馆非常形象的实物展示,我有机会了解到了隧道建设的工程原理,拓展了知识面。其次,我了解到了在上海隧道工程建设中科学家们付出的努力,所有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的优秀人物,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另外,在隧道建设这一领域背后,体现的是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是各方面综合实力的提升。铭记着历史,我将不忘初心,进一步为党和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科生党支部邢熠:上海科技馆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市民科学文化素养而投资兴建的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综合性的自然科学技术博物馆,是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的公益性机构,是中国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在科技馆的一次游历让我们感叹自己知识的贫乏,有这么多不懂的知识,感叹科学家的智慧,用科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停止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本科生党支部黄令谌:这次参观隧道科技馆和老码头,让我了解了许多,从科技馆的参观当中,我明白了上海许许多多隧道的构造,了解了我国隧道发展的历史变迁,了解了国内外隧道的一些发展,这契合了党和国家科技强国的主张,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在老码头的参观当中,让我回顾历史,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刚刚开始时所在的地方,到最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供稿:沈思远、郭倩怡 供图:沈思远 编审:任斌 收稿日期:2020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