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商务部门稳步推进扩消费行动
自去年《关于开展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消费专项行动的意见》印发后,各地商务部门按照相关要求,认真部署,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有力保障扩消费工作的稳步推进。
安徽省商务厅协调14个省直部门,建立了以各分管厅局领导为负责人的专项行动协调机制。宁波成立市、县(市、区)两级消费促进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商务、发改等12个部门为成员。辽宁、贵州分管省领导组织召开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山东、四川积极筹备召开工作会议,向省政府汇报工作情况,得到省领导重要批示指示。浙江、山西等地方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全面推动扩消费专项行动。
同时,各省市结合当地实际,印发专项行动细化方案。西藏制定下发了《西藏自治区商务厅关于开展推进扩消费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市商务局以扩大节假日消费和构建安全消费环境为主,采取措施开展扩消费专项行动。重庆下发了《关于加大力度推进扩消费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区县结合当地实际,紧紧围绕“扩大消费、稳定增长”工作目标,加强工作领导,细化工作方案,推进扩消费工作有序开展。陕西出台了《陕西省商务厅关于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消费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陕西商贸流通产业的主要目标,确定了五项重点任务。
抓住年节时机积极举办扩大消费活动
元旦和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两个节日。两节期间是扩大消费的大好时机,同时也是进一步加快内贸流通改革创新,优化供给结构的试验场和测试器。
两节期间,重庆市商务委本着将节庆消费作为扩消费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之一,结合旅游消费主题,目前已有九龙坡、大渡口、沙坪坝、南川、黔江、永川、万盛等13个区县结合本地区情区位、文化文脉等资源禀赋优势,推出50多个特色旅游文化节庆活动,通过热销年货和产品推广、餐住优惠等促销方式,积极培育、正确引导和有效促进会展消费、节庆消费和旅游消费。前后持续12天的“2017第十届中国(重庆)新春年货购物节暨全球40国嘉年华”活动,是西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消费品盛会,通过生态健康食品、家庭舒居用品、文化康养用品、智能家电、轻体家具、儿童成长精品、服装珠宝、护理用品和新能源车展销以及首届O2O生活体验等内容,吸引大批市民逛展,保持消费增长的良好势头。
海南省商务厅于2017年元旦前夕举办了首届海南国际旅游岛购物节。2016年12月11日,为期33天的首届“海购节”正式启动,海南省内10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及其站内200余家电商企业、126家线下零售餐饮企业参与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将线上推送和线下创意型营销活动结合,把属于海南的特色推向岛外;1月15日,为期4天的“2017海南国际旅游贸易博览会”在三亚圆满落幕,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26个省区市的556家展商携5万件商品参展,3000多名代表参会,超过28万人次参观交易。据统计,本届海博会共签订采购协议金额4.6亿元,现场销售额超过2亿元,举办各类活动38场,促成57个合作项目签约,协议投资额达980亿元。
同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局开展以便民直销、网络促销、产销对接、餐饮美食节、节庆品牌汇、健康美丽行6项促销活动和开展商贸执法、安全生产督查1个专项行动为着力点,制定了《2016年“兵团消费促进‘6+1’活动”实施方案》;2016年,共组织14个师、千余家企业开展了451场(次)各类促销活动,拉动兵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2个百分点,有效推动了消费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在《2016年“兵团消费促进‘6+1’活动”实施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和活动督查力度,各师纷纷结合本师消费特点,积极组织了“双节酬宾”“快乐美食节”“年货狂欢节”“文化旅游摄影节”“餐饮品牌汇”“好家居建材联盟展”等形式多样的各类促销活动。如十师通过系列促销活动,全年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5亿元,成为兵团内贸指标增速最快的师。
除此之外,各地方按照《通知》要求,抓住元旦、春节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各类促销活动,有力刺激消费增长。四川发文部署“2017迎春购物月”活动,全省共组织9500余家企业开展各类促销活动850余场次,实现销售额800亿元。安徽举办“徽味年货节”,通过阿里和京东平台实现总销售额约15亿元。江苏与苏宁易购联合启动“年货节”活动并积极指导各地商务部门开展形式多样“迎春购物节”活动。宁夏开展“首届银川欢乐购物季”活动,累计客流1207万人次,销售收入8.16亿元。天津、吉林、上海、浙江、云南、青海、厦门等多个地方也积极抓住节日契机,大力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实现扩消费专项行动开门红。
调整消费供给结构优化消费环境
根据《意见》中“调整供给结构,促进供需衔接”与“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文化”两方面主要任务,各地积极完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消费环境,已经率先展开了一些具体工作。
其中,江西省商务厅聚焦“补齐短板”,在加强流通网络建设上狠下功夫。着眼于构建城乡一体、区域一体的流通体系,着力补齐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这块短板。一是推进全省县乡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出台了全省“十三五”县乡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总体方案。争取省级财政资金3500万元,建设改造县乡农贸市场超过50个,在江西省打造一批具体示范性和代表性的农贸市场建设改造项目;二是扎实推进跨区域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中央财政扶持资金2亿元,采取政府股权投资方式,在江西省支持一批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能力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加工配送中心、产地集配中心和交易中心项目,培育一批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技术为支撑,联通重要产地和销地的跨区域产销衔接体系的骨干流通企业。
同时,江西省商务厅聚焦“优化环境”,在规范流通市场秩序上狠下功夫。一是推进商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在新会市、瑞金市、信丰县开展商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推进商务系统简政放权,探索建立顺应改革需要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二是推进商务诚信体系建设。构建以行政管理信息记录、社会化综合信用评价、第三方专业信用服务为核心的内贸流通信用体系。深入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百城万店无假货”“信用消费进万家”主题日等活动,增强企业诚信经营意识和商业品牌意识。三是加强打击侵权假冒制度和机制建设。制定了《2016年全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要点》,录入全省打击侵权假冒领域行政执法信息达1.4万余条;创新区域协作机制,联合开展“2016—长三角云剑”行动,打击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违法行为。
上海市商务委在优化消费环境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稳步推进商务诚信体系建设。以推进国家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建立了商务信用为基础的现代流通治理模式。推出了国内第一份在线“企业商务诚信查询报告”、第一张商务信用电子地图、第一批商务诚信标准、第一个商务诚信指数等。二是抓好打击侵权假冒牵头工作。针对侵权假冒伪劣现象突出的互联网领域,深化“科技+制度+保护+诚信”互联网治理模式,加大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依托市场监管部门,结合迪士尼侵权风险点,强化全市专项执法。组建专门执法队伍,进驻迪士尼乐园开展监管执法,保障迪士尼乐园核心区域良好消费环境。三是抓好市场监督机制创新。推进打击假冒伪劣涉案物品检验平台建设,发挥上海市检验鉴定资源集聚优势和检验机构行业优势,揭牌成立上海市打击假冒伪劣涉案物品检验中心。
上海市商务委未来在补好供需错配短板方面,首先要加快传统商圈升级改造。促进传统商圈改造升级和建设“智慧商圈”,强化商圈区域的主题感、时尚感、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营造国际水准购物体验。围绕消费新增长点,加快引入新业态、新品牌、新商业模式,培育新型消费发展载体。其次要促进传统商业主题转型。引导传统商业企业、业态发挥线下优势和会员优势,拓展和创新场景服务模式、发展多元化的商业业态,引入时尚购物和时尚品牌,推动大型百货实现购物中心化,中型百货实现主题化和专业化。第三要加强交通、物流、金融、信用、跨境电商等设施或平台等建设。加强城际间的高铁及轨道交通,打造与消费规模和辐射范围相适应的城市商圈或服务业集聚区,加强城市互联网建设和消费金融创新发展。
作者:闫岩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