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哲学方式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 ——“第四届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在上海举行
哲学是思想中把握到的时代,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正在以“现代性”为标志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发生日益深刻的变革,以哲学方式塑造和引导我们时代的中国精神,离不开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融通。12月13—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在上海举行,70余位与会专家围绕“现代性与中国精神”主题展开深度对话。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余新华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推进跨学科对话
摆脱中西马哲学“三足鼎立”的状态,打破既有的学科壁垒,推动跨学科对话,已成为当下中国哲学界的共识。今天,学者们对哲学问题的探讨自觉、不自觉地都会综合运用中、西、马等不同的哲学思想资源,这反映出学界对中西马哲学对话的认识渐趋成熟,达至一种方法论自觉。与会学者普遍认为,融通中哲、西哲、马哲三大学科资源,哲学界才能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自觉地面对当下现代化转型中的中国问题,建构当代中国的精神家园。
推动中哲、西哲、马哲的对话,关键在于捕捉到我们时代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认为,无论哪一国家和民族的哲学所探讨的问题都是带有普遍性的,都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只不过这种普遍性常常蕴含在特殊性的问题之中,在某些情况下特殊性掩盖了普遍性。例如,中国哲学关于天人合一、名实之辩、知行关系、形神关系、古今变通等问题的探讨及成果,在世界哲学史上都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他说,“哲学的发展面对人类的共同问题,这是哲学不断前行的基本动力。一旦哲学脱离时代问题,就是自我放逐,最后一定会被社会所抛弃。”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贺来表示,在回应这些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的过程中,中哲、西哲、马哲的理论资源都会被激活,并以一种内在而非外在的方式实现对话、交汇和融通。因此,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是进一步推进中西马哲学对话融通的新的理论生长点。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赵敦华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寻找会通中西马哲学之道。他提出,凭借西方哲学的中介,当代中国的哲学既是中国哲学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不只是逻辑的抽象思维,更是发生在现代中国的具体哲学进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潘德荣主张,“我们有必要、也能够建立‘中国’诠释学,这种新型的诠释学必然是在中西诠释传统的双重视野中建构起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它超越了东西方之别,而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诠释学。”
携中国文化精神“过现代性之河”
现代性是本届论坛讨论热烈的话题之一,甚至有学者提出“复杂现代性”、“多元现代性”和“中国的现代性”等有创新意义的观点。虽然学者们对现代性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普遍承认现代性是多元的,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一元化。
现代性不是单一的现代性,更不是西方模式的复制,而是一种多元现代性,这为“中国的现代性”得以确立提供了理论前提。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高瑞泉提出,“‘中国的现代性’是一个未完成的规划,民族复兴尚处于进行时态。能否真正‘过现代化的河’,要看我们能否既保持强劲的动力性,又能够抱持更合乎情理的生活观念,培育团结信任的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郭齐勇认为,“任何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民族,其民族精神都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是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他主张,应破除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模式,肯定文明进程的多样性,强调中国文化精神对现代性的批评、治疗与调适功用。
哲学精神的现代重建,无疑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现代重建的核心内容,其关键乃是化解现代性生活与传统文化之间张力这一时代问题。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王南湜认为,尽管所有的重建方案在形式上都会涉及现代性生活与传统文化两个方面,但往往在实质上会消除其中一个方面。例如,自由主义排除了传统文化;新儒家则罔顾现代性生活;那些将传统文化与自由主义直接拼接在一起的理论主张,虽然看起来是兼顾两者,实际上只是把要解决的问题当成立论前提。在他看来,马克思的“自由王国”源于希腊文化,更接近中国文化传统,因此,以马克思的方式为中国传统文化理想价值与现实生活价值的柔性搭挂建构一种本体论阐释是更适宜的选择。
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姚新中看来,在现代化进程中,观念和价值的转换不是单一维度的变迁,而是在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中的重新组合。他告诉记者,一方面,真正的现代化本身是继承和发展的传统,是在传统的基本价值基础上不断创造和再创造传统、改变和再改变传统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性的程序和过程总是带着特定文化和文明的标志,现代化只有实现了传统化和本土化才能全面展开,本土化的现代化是与传统结合起来的现代化,展现出现代化的多样性。
为培育中国精神提供学术支持
为推动中西马哲学的对话走向深入,本届论坛专门设置了评论环节,以期在真诚、健康的学术批评的基础上形成思想交锋。讨论中,与会学者纷纷从自己关切的问题出发,不分畛域,但论是非,成为论坛的一大亮点。
尽管在一些具体观点上存在分歧,但与会学者普遍认为,跨越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离不开细致的文本阅读与精确的概念运用,否则难以产生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成果。例如,一些以西方哲学或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背景的学者,在探讨中国哲学问题时,对经典文献的使用仍较为随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原有的语境和诠释脉络,使相关讨论缺乏必要的文本支撑,得出的结论难免有武断之嫌;而以中国哲学为背景的学者运用西方哲学的特定概念诠释中国哲学时,也常常不够精确,未经必要的、系统性的辨析,而导致对相关问题的解释出现混乱。如何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通过砥砺学问以克服自身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的局限,将是深化当代哲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现代中国要厘清生活世界中的价值问题,其视野离不开现代文明与中国传统的交融、中学和西学的比较。”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表示,“双重本体”决定了现代中国的价值形态必将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视界融合”,这一探索过程离不开中、西、马等不同哲学资源的交流与会通。
有学者进一步强调,面对当代中国问题,培育中国精神,中西马的良性互动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个过程中,主导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这是当代中国学术的灵魂,也是基本的理论立场。只有坚持这一理论立场,才能比较清楚地厘清思想与历史、思想与现实的真实关系,为培育中国精神提供坚实的学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