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呈现上海小学教育“零起点”政策实效
2015年1月起,上海市教委就“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与评价”项目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全市16余万名一年级学生家长进行了全样本调研,从家长的视角了解全市一年级小学生在独立作业、作业完成效率、学校适应、学习愉悦、学业压力等方面的真实感受。通过有效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一年级小学生在独立完成作业和效率方面整体表现状态良好,其中,92.46%的一年级小学生能独立完成或基本独立完成作业;超过半数以上的家长认为“孩子能够适应学校生活”,并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习压力的感受表示适度;近九成家长认为学生普遍感觉上学是“很快乐”的,并能够在上课时较好地集中注意力。
与此同时,市教委还首次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与评价”这一政策举措在上海17个区县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样通过家长视角来评估区县和学校的落实状况,并进行相关性研究。为保证调查的真实有效,第三方机构以网络问卷的方式,采取直接面向一年级小学生家长的途径,进行问卷回收情况分析,形成政策执行情况的相关性研究。此次调研主要关注:一年级学习准备期设置、快乐活动日设置、家长开放日设置、书面家庭作业的布置、书面形式的测验或考试、对学生的打分评价和是否存在排名或变相排名现象等。结果显示,全市大部分学校都设置了学习准备期,安排了快乐活动日和家长开放日,97.97%的学校不对学生进行排名或变相排名,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排名或变相排名的情况已经有效控制。从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1月,全市举行了5场现场展示活动,向各小学提供了有策略、有实践、有成效的试点经验。但同时,调查也暴露出了一些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比如仍有一些小学在一年级学生中布置书面回家作业或进行书面考试等。
在此基础上,第三方专业机构还对学生感受与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是否有效执行政策与学生学习状态有高相关,其中布置作业的频度、是否设置快乐活动日和学校采取考核评价方式三项,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是否有兴趣和快乐指数。政策执行情况与学生是否较快适应学校生活的相关性也十分明显,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学校政策执行到位对于“零起点”孩子的状态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在政策执行越好的学校中,“零起点”孩子的学习状态也越好,在学习适应、学习兴趣、学习压力、上学愉悦度、上课注意力集中等方面与“非零起点”的孩子并无显著差异。而在同样的学习感受背后,“非零起点”的孩子在学前付出的学习代价更大,这也告诉家长们,超前学习是没有必要的。“零起点”的孩子完全能够很好地跟上学习的节奏,能够较快适应小学生活。相反,区县或学校执行政策不到位,学生感受到的学习压力就越大。
另外,相关性研究还表明,区县或学校执行政策情况与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点转移也有显著关联。政策执行越好的区县或学校,越能够让家长释放精力,将关注点转移到孩子的冒险精神、运动健康、好奇心和团队合作培养中,更能从孩子终身发展的角度进行培养。相反,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区县或学校,家长则对孩子的学习表示高度关注与焦虑,学生表现出的适应性较差。
在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时,采用等第制评价方式刻不容缓。大量事实表明,儿童只有经历适切的学习过程,才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态度;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才有意义。因此,小学教育需要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尽早让儿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激励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而采用综合多元的等第制评价,可以通过对学习结果的有效诊断,发挥评价对儿童的激励作用。
就即将在新学期中全面深入推进的等第制评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表示将充分体现三大特征:首先,等第制评价具有综合多元多维特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素养培育,尤其是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其次,等第制评价采用模块化分项评价方式,有助于找到每个孩子的优势与潜能,帮助儿童建立自信;第三,等第制弱化了分分计较,抓住低年级学生最需要呵护的认同感特征,不让负面情绪贯穿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使用等第制进行评价,要从持续学习促进发展的视角,摒弃功利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帮助孩子保持长期的学习兴趣。
据悉,基于“上海市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的第三方报告结果,市教委将进一步采取改进、深化的具体举措,各区县以及学校将根据报告提供的实证数据进行反思和制定整改计划;充分总结已有的典型学校实践经验;开展“一校一督导”工作,重点督导存在不真实数据和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学校;进一步开放一年级课堂,接受媒体和家长的监督;提升市、区教研员的专业指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