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捧或吊打“民科”,离科学有多远
23.02.2016 09:55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委员会
廖先生是一名慷慨的慈善家,国内诸多高校都曾受惠于他的捐资,盖起规模可观的座座大楼。廖先生也有不折不扣的“科学梦”,他自诩终身使命是“实现轩辕之梦”,“希望构建不朽的由KQID提供动力的轩辕反熵运行体系2.0,来成就中国人及全人类”。他自创的“理论体系”里涵盖了从量子物理、相对论、基因工程、云计算到黄帝内经、杨朱哲学、莎士比亚、马列经典,论述往往鸿篇巨制,却几如天书。
不难判断,同“卖肝卖肾,为争诺奖”的郭英森一样,廖凯原也是“民科狂人”——他们都对“科学”富有狂热而近乎执拗的热情,却不曾接受过基本的专业训练,并以“独特之梦想”为由,拒绝进入科学共同体、拒绝接受同行评议、拒绝承认既有的专业规范,自然也就拒绝从专业领域出发的任何批评。但廖先生的“梦想”和郭先生的“梦想”,却一度遭到迥然的对待:郭英森被请到电视节目上遭嘉宾“吊打”,很是遭了一番“羞辱”;廖凯原则据此拿到多个“客座教授”的名头,作了无数场“学术报告”、开了几轮选修课,已然要搞“学科建设”。
当然,在爱因斯坦的“引力波”被证实之后,郭英森多少能感到一点“知遇之恩”;尤其在当初那个收视率不低的电视节目被播出后,“不平之声”更加响彻云霄。“拱手相让的诺贝尔奖,下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无情打压”,“如今他们都欠他一个道歉”……这些义愤填膺的标题轻松赢得了“10万+”的点击;还有媒体及时跟进报道郭英森的最新反应,他“不怨节目主持人”,“更不会放弃研究”。
坊间并不是没有清醒之声,但与同样如潮的“科普帖”相比,这番“正名潮”的风头一点也不逊。至少郭英森新得的“诺贝尔哥”外号已经深入人心。当“憾失诺贝尔奖”的声音充斥舆论场,进而大肆诘问“懂不懂梦想”,很少有人想到,真的诺贝尔若是泉下有知,可会“哭晕在厕所”?
表面看,郭英森遭遇的“冰火两重天”,同廖凯原实在大相径庭。这番大相径庭背后,却折射出一些公共机构颇为相似的势利——“民科”的科学水准几斤几两不难掂量。而廖氏既然花了大手笔,便换来了“学术声名”;郭氏出身布衣,则拿来当作笑柄。高校也好、媒体也罢,说他们是“真傻”,怕是没人会信。谁都知道廖凯原的“轩辕之梦”能换来真金白银,郭英森的“引力之梦”能换来高收视率。“民科”和他们主张的“科”,无所谓是不是“伪科学”,不过是提供一个各取所需的炒作材料罢了。
势利的炒作能换来利益,却会失掉公信力。无论是曾经吹捧廖凯原的高校,还是曾经“痛贬”郭英森的媒体,想来都已吃到或将要吃到这样的苦头。但那些急于为郭英森鸣不平的媒体、个人和“营销号”,一面怒斥早先那些“高高在上”的无情之人,一面又何尝不在重蹈他们的覆辙?很简单,对“民科”的“吊打”也好、“力挺”也罢,只要脱离科学本身,都难免要有炒作之虞。对公众的科学认知来说,“民科”不是一种光环,需要探问的是其与科学的距离有多近。大众媒介、教育机构如果不问是非地添油加醋,只能使“民科”成为一剂迷魂药。
话说回来,确实有人欠郭英森一个“道歉”——那台拿他当“丑角”博收视率的电视节目,不仅应当向他道歉,也需要向公众道歉。而在廖凯原的风波爆出后,也曾有愤愤不平的学子要求教育机构“给一个说法”。但道歉过后,更需要划清的还是一些基本的是非界限。譬如,科学研究的确不应有“门户之见”,谁都不能被剥夺做“科学梦”的权利,但解决科学问题毕竟要遵循科学方法,所谓创新也不能脱离最基本的逻辑。不必给“民科”们上纲上线,但探讨科学不能脱离科学的“纲”和“线”。不然,这个严肃而充满魅力的领域,就会始终陷于低层次的纷争,难以自拔。(朱珉迕) 【来源】解放日报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委员会
23.02.2016 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