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名校入驻上海各郊县 郊区串起"名校外环线"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新学期伊始,一批名校即将入驻上海各郊县的重磅消息纷至沓来。与以往由市教委推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赴郊区开分校不同,这批新学校多由区县主动出击引入,而视野也从本市名校扩大至外省市甚至是国际名校、科研机构等。名校在郊区开“分店”已由过去的零星点状发展成一个圆环,上海郊区正串起一条“名校外环线”。
学生与院士、科学家面对面交流
去年年底,奉贤区传出“重磅消息”———“中国最牛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分校将“空降”奉贤,拟定2018年9月1日正式开学,消息一传出引爆沪上教育圈。原来,奉贤区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在北京签订了合作办学框架协议,未来计划在奉贤办一所高标准、现代化、寄宿制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分校。据悉,上海分校拟定为48个班,面向全市招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收奉贤区学生。学校将采用上海教材,但在办学理念和学校管理等方面全面引入人大附中的优质资源。
实际上,随着“十三五”的到来,记者发现,不少郊县都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上暗自“较劲”。时隔一个月,嘉定区又传出消息,该区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将在嘉定区菊园新区设立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学校。新校为普通公办学校,设小学部和初中部,共49个班级,预计2017年交付使用。中科院将以院士引领、专家指导、实验室开放等形式,创建和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开发和指导一些科技创新类辅导课程,为优秀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个性化指导。新校老师将由中科院上海分院制定专业培训计划,提升教师科教融合能力,学生也有机会和中国“最聪明”的人一同动手做实验,与院士、科学家面对面交流。
新开学校折射郊区引进优质资源新变化
名校开进郊区原本并非新鲜事。“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教委通过多种方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郊区农村。一方面是推进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赴郊区办分校,上海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上海交大附中等8所学校赴郊区办分校或委托管理高中学校9所;另一方面是推进中心城区品牌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到大型居住社区和郊区新城公建配套学校对口办学。
可这两所新开学校的意义却非同一般,前者是外省市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入驻申城的第一所学校,后者则是除北京地区外,全国唯一一所由中科院参与合作办学的实验学校。
谈及郊区在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中的新变化时,嘉定区教育局局长姚伟颇有感触。他说,一是合作方式更加多元,由原来的市教委主导分派向区县主动出击、双主体共赢转变;二是资源架构更为系统,主动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嘉定新型城市化战略的新形势,布局发展品质教育生态圈,由原来的零星点状分布向实现“一核三区”城市功能建设配套发展。比如,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学校就是在以“文化铸魂、科技提升”为主线的嘉定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中的产物,希望在菊园新区这一科技城自主创新产业化示范区打造科技教育优势,推动教育与科学资源的深度融合。同时,新校的建设也将妥善解决科研人员子女入学需求。
“学校的布局建设与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紧密联系。近年来,上海超过70%的中小学生在郊区就读。郊区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他们渴望在家门口建起越来越多的好学校,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来郊区工作、创业。”奉贤区副区长倪闽景说,随着优质教育资源进入奉贤,奉贤的老百姓有了更多的选择,为建设“上海南部中心”和“杭州湾北岸综合性核心城市”写下重要的一笔。
通过多种途径让更多百姓受益
如今,各郊县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视野更开阔。对于郊区百姓而言,“十三五”拟新建的一批学校,几乎都有“名校血统”,上海郊区正串起一条“名校外环线”。
据姚伟透露,“十三五”时期,嘉定区还与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世外教育集团签订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开办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实验小学,上海市嘉定世界外国语学校。
同一时期,除了人大附中上海分校外,奉贤还将引进3所新学校,包括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临港外国语学校,同济大学附属存志学校,九华田田幼儿园(委托冰厂田幼儿园实施全面管理)等。
而在闵行区,“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力度,建成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学校,如位育中学莘庄工业区校区、向明中学(闵行初中)、星河湾高中、惠灵顿国际学校及紫竹基础教育园区二期紫竹学校等。金山区在“十三五”期间新建教育设施项目将集中在金山新城、朱泾镇以及枫泾镇,重点建设项目共24个。目前,宝山也在与世外教育集团洽谈合作,拟在顾村地区建设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各区县主动出击引入优质资源是件好事情,通过多种途径让更多百姓受益。”市教委相关人士表示,未来新校建成后,除了拥有名校光环外,如何真正在内涵和办学质量上起到“领头羊”作用,带动周边学校共同发展,还有很多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