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闯禁行遭劝阻后打伤男孩 交警肯定男孩行为

19.05.2015  11:01

  在杭州,说起中河高架,很多司机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个“”字。这座高架桥在体育场路至朝晖路口这一段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机动车道,下层是非机动车道。

  这段不到一公里的道路,最近半年真是出了名,仅仅钱报记者就专门为它写了多篇报道,而且每次都不是些什么光彩的事—因为早晚高峰时,有些司机就爱“钻空子”,屡屡驾车从下层的非机动车道闯禁。

  要知道,下层本就是行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走的路,如果汽车还要夹杂其中,那得多危险?

  而昨天,中河高架下层的非机动车道又出名了,这次和一位男孩有关。17岁的小马劝阻一名闯禁男司机,对方不但不听,反而打伤小马。 

   因闯禁遭劝的打人者

   昨被行政拘留7天罚款500元

  小马,17岁,在余杭读高中。原本,前天对小伙子来说,会是愉快的一天。他骑着自己刚买的单车在城里兜风,顺便到舅舅那里吃顿午饭。

  上午10点多,小马骑到了上塘路与朝晖路交叉口附近。前面就是中河高架,不过这一小段高架桥的下层只有非机动车道。他发现身后一辆浙A牌照的红色小车沿上塘路由北往南,也要往那条非机动车道上开。同时,后面还有几辆车像是也要跟着开。

  小马知道机动车开上去是违章的,而且还可能会伤到他人,就停下好心劝阻。以前他也这么劝过,对方都听劝的。这次,后面几辆车也听劝,退回了。但是,这辆打头的红色小车却没有停。

  事后,司机的理由是,当时自己有急事。

  劝说未果,小马也没办法,他继续往前骑,骑过了桥,前面是体育场路。没想到,骑到了杭州日报社门口附近,那位司机也上来了,并停车对小马动了手。小马身上好几处被对方打伤。男孩很委屈。

  路人围住了这名司机,小马也报警了,辖区天水派出所介入调查。这名司机姓罗,老家淳安,49岁。

  昨天晚上,天水派出所在查清事实之后,对罗某处以行政拘留7天并罚款500元。在派出所里,罗某表示了自己的后悔和歉意。

   处罚情况已反馈给被打男孩

   交警肯定他的劝阻举动

  对于17岁男孩劝诫交通违法车辆被打一事,杭州交警部门也迅速跟进。昨日,属地下城交警大队已对当事司机罗某某驾驶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调查核实,并作出罚款100元、记3分的处罚决定。同时,昨天下午前往被打男学生家中,将处罚决定反馈给当事学生及其家长。

  交警对男孩制止交通违法行为的举动表示肯定,但建议其在未成年阶段以举报的方式制止交通违法行为为妥。“人人都有举报交通违法行为的职责和义务,我们希望大家共同营造文明参与交通的社会氛围。

   中河高架下层闯禁

   交警今年已处罚1000多起

  中河立交下层,禁止机动车通行,可闯禁车频频。对于这一现象,钱江晚报给予过持续的关注。

  那么,如何能制止机动车闯入呢?杭州交警表示,目前主要靠民警加大现场查处力度—今年以来,已查处闯禁车辆1000多起。

  钱江晚报曾多次提到,能否在中河高架下层匝道口立软性隔离桩,直接关闭机动车上桥的“大门”。

  “要完全解决机动车上桥的问题,安装隔离桩确实是比较好的办法,我们曾经也有过考虑。”昨天,交警部门再次表示了无奈,“设置隔离桩,会产生新的安全问题。电动车、自行车下桥有冲力,万一碰到,尤其是下雨天,是很容易发生危险的。

  不过,杭州交警说,他们会加强管理,比如已经设置了更为醒目的“禁行”标志牌,同时也考虑在中河立交下层加装探头,通过现场执法和非现场抓拍,加大对闯禁车辆的震慑力。

   记者晚高峰再次探访:

   3辆小车闯禁,一点不犹豫

  其实,交警部门已经在这段路增设了限高栏、禁行标志等设施提醒广大司机。那效果如何呢?

  昨天下午4点55分,钱报记者来到中河高架朝晖路口由北向南的非机动车道上匝道口。上匝道口前设立了一根黄色的限高栏,上面标注着限高2.3米,限高栏上挂着一块汽车禁行的标志。此时已经到了晚高峰的下班时间,从这里上桥准备过运河的电动自行车不少。

  钱报记者从下午4点55分开始至5点15分结束,在匝道口“蹲点”了20分钟。下午5点刚过不久,一辆苏E牌照的小型货车沿着上塘路北向南直行过来,过了朝晖路口后,司机仿佛忽略了禁行标志,笔直开上了非机动车道,向体育场路驶去。

  而在高架的另一头,也就是南向北方向的非机动车道上匝道口,钱报记者同样蹲点了20分钟,相对于去年12月底和今年3月两次蹲点观察,昨天的现场情况要明显好转许多,但钱报记者仍然发现有两辆小车“闯禁”。

  下午5点12分,一辆外地牌照的黑色尼桑轿车沿着中河路由南向北行驶,到非机动车道上匝道口时,司机犹豫了一下,还是一脚油门开上了下层非机动车道。

  又过了2分钟,一辆白色的SMART小车从长运路开出来,停都没停,一脚油门右转就开进了下层的非机动车道。此时大量电动车在桥面上行驶,而汽车夹杂在其中,场面十分惊险。

   钱报记者持续关注这个现象,已刊发多篇报道

  早在去年12月28日,钱江晚报A3版报道了中河高架非机动车道屡遭车辆闯禁的消息。根据钱报记者观察,在15分钟内就有10辆小车闯入非机动车道桥面。汽车和大批电动车、自行车行驶在一块,险象环生。交警表示,他们将加大对这类现象的查处力度,如果查到的话,将会给予驾驶员100元的罚款。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表示,机动车上中河高架下层的非机动道通行,时间久了,对桥梁结构损伤会越来越严重。另外,高度不够也是一个因素。中河立交非机动车道净高为2.5米,而根据道路设计规范标准要求,机动车道最小净高需要4.5米,以往一些超高的机动车驶入中河立交非机动车道会常常被“”住。

  在今年3月11日,钱报A8版再次报道了中河立交下层非机动车道“闯禁”严重的现象。根据钱报记者蹲点观察,15分钟内有9辆车驶入下层非机动车道。钱报记者曾经提议,在非机动车坡道上方设置软性隔离桩,交警部门表示会再考虑考虑,并且希望广大市民一起帮忙出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