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传真]“走丝路,助发展”——上海交大博(硕)士团调研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发展与产业创新[图]

29.08.2016  00:03

8月7日至18日,在生物医学工程党委书记季波副教授、农业与生物学院副院长车生泉教授的带领下,上海交通大学社会实践博(硕)士团集合了机械与动力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农业与生物、媒体与设计学院的以团长陈龙、成员郭健康博士、张生哲博士为代表一行12人以“走丝路,助发展”为主题,实地考察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甘肃天水、青海西宁、甘肃敦煌、新疆哈密、新疆喀什这五个重要节点城市的区域发展和产业创新。

8月8日至9日,团队在甘肃天水市进行考察活动,实地走访了天水农业科技园区众兴菌业、佳乐乳业、航空育种基地等企业以及秦安县万亩蜜桃基地,深入了解了果品、蔬菜、畜牧业等特色产业的基本情况,并与当地政府李晓东副市长、各单位负责人及知名企业代表进行了座谈,对“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区域发展、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和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外开放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

8月10日,团队在西宁市进行考察,在当地政府的安排下进行座谈会,听取了农牧局、卫计委、文广局、第一人民医院、城投公司、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对其所负责领域的发展情况及规划报告并进行了交流。接着走访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参观调研其实际运作情况,同时了解农副产品种植销售以及物流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考察西宁市优秀企业代表青海诺蓝杞生物科技开发公司,与其董事长王艺霖女士进行了企业运行状况等方面的交流,了解其需求概况,以待更深层次的对接与合作。

8月12日至13日,团队在敦煌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活动。据了解,敦煌市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百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是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团队参观了敦煌市光电园区,对其投入-收益基本状况,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电能力与技术水平进行了了解。考察期间,正值敦煌市筹备国际文博会,通过线上线下的全线布局建设“智慧旅游城市”。团队通过实地参访,了解其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经验方法,并与其负责人探讨了现存的问题难点以及下一步的规划。

8月14日,团队来到了入疆东大门——哈密。团队首先参观哈密市博物馆,比较系统地了解了少数民族文化及展馆开放运行及建设情况。接着行车进入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与园区负责人座谈了解其基本情况,并就质量追溯体系和“创新互联+农业发展”做了讨论。最后团队成员进入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当地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主要针对当地招商引资情况进行了探讨,双方人员交换了各种意见,开发区负责人提出了以后进行要加强合作的需求,来达到共赢的目的。

8月16日,团队来到了上海援疆对口地区——喀什。团队成员通过走访东霞纺织并与当地女工进行交流,深入了解了公司运转情况以及她们的工作状态,参观当地维药集团,与其负责人交流了维药生产的流程和产品概况,认真倾听了他们的诉求以待后期建立合作,给予建议,提供帮助。紧接着团队前往了喀什市第二人民医院,与我校医学院援疆医生进行了亲切交谈,了解其工作生活状态,通过跟他们的亲切交谈,每个成员都感受到深切浓重的自我奉献精神。在接下来的喀什老城的走访参观中,我们实地感受了喀什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并通过参观老城区保护综合治纪念馆看到了老城区的规划发展现状。第二天,团队走进巴楚县电子商务区,与其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进行了交谈,了解到了电子商务在本地的发展状况及现存问题,深切地感受到了上海援疆干部深入基层的无私奉献精神。

经过15天深入的实地考察,团队成员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五大节点城市有了较为深刻地了解,接下来团队将结合各地实际需求,针对不同方面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此行我团队作为探寻者与先行军,认真倾听各层各界人士的观点,了解其诉求:第一方面,了解制造加工、现代农业、果林加工、医疗器械装备、服装设计、民族文化旅游创意等产业的发展现状,调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央精准扶贫的实施、落地现状,总结不足,提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的规划建议;第二方面,思考上海、长三角,特别是丝路经济带沿线其他城市的发展模式对于各地的借鉴作用,利用各学院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在上述产业的转型方面献言建策;第三方面,在高等教育合作、高端干部培训、高层人才支撑三个方向上共建哈密市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合作的桥梁,为上海市“十三五”援疆献上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