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内南京两处南朝石刻遭墨污 疑有人违法拓片
南朝萧景墓神道石刻碑身部分成了“大花脸”。 焦哲 摄
“相隔4天,两处南朝石刻惨遭污染!”昨天,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方青松先生向扬子晚报记者反映:位于南京市栖霞区的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南朝石刻,惨遭污染,碑身被黑色的墨汁“从头淋到脚”。究竟是什么人干的?他们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记者调查了解到:因为这些石刻上的文字属于书法艺术价值极高的“反左书”,有一些不法分子就野蛮操作在石刻上拓片盗取真迹,十几分钟就能拓成一幅字,通过地下黑色交易,至少可卖得数千元。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焦哲
文物告急
相隔4天,2处“国保”文物被污染
墨迹一时难除,化学成分还会对文物造成伤害
方青松告诉记者,9月25日下午,他和一些南京本地的文物保护志愿者去位于栖霞区十月村的南朝萧景墓游玩考察,结果发现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遭遇污染。在高约6.5米的萧景墓神道的石柱上,可以看见刚刚留下的黑色墨迹污染,石柱上的碑文部分有污染,柱子上也有墨迹,墨汁甚至一直“淋”到石柱的基座部位。在石柱上还发现了2块砖头,有志愿者在附近地面上捡到幅还留有墨香味道的、刚刚拓好不久的字迹。
“我问了周边的老百姓,有人说看见昨天有人来这里拓字,架着梯子爬上去的。拓了好多张字之后,就跑了。”方青松说,那张志愿者捡到的字,可能就是因为不法分子拓得字太多或者逃跑时太慌张,丢在现场的。
方青松说,这些墨迹留在文物上短时间内很难被清除,影响观瞻,如果是普通的墨水对文物的破坏可能还小一些,但有些不法分子可能使用化学成分比较大的材料,会浸入本就“伤痕累累”的石刻、碑身中,对文物的破坏就更大了。此外,由于不法拓片者往往野蛮操作,只图快,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十几分钟就能拓得一幅字,所以在文物上架梯子、垫砖头,也对会文物造成“硬伤害”。而正规的专业人士拓一幅字至少要花一两个小时。
让人揪心的是:这种南朝石刻被污染的事情近期已经发生多次了。此前的9月20日,同样是在栖霞区,另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萧憺墓的石刻也有遭遇类似污染。萧景、萧憺这对历史上的著名堂兄弟,可谓“同病相怜”。
背后黑幕
黑色产业链:一幅拓字能卖数千元
不法分子甚至偷换了围栏门锁,随时都能进去拓片
方青松告诉记者,萧憺墓石刻的污染情况比萧景墓还要严重一些。萧憺墓周围原本设有铁栅栏,有一个铁门上设有一把锁,为了保护文物不让外人进入。但是方青松等文保志愿者9月20日去考察时,竟然发现铁门上的锁被不法分子偷偷换了,这样他们就可以随时随地拿钥匙开锁进去私自拓片。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法分子来此拓片,和南京南朝石刻上的“字”有关。书法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被污染萧景墓文保石刻,碑文上的文字均属于书法艺术价值极高的南朝梁时“反左书”。此字体在现今发现的南朝陵墓神道石柱上仅有二例:一是丹阳梁文帝萧顺之陵墓神道东侧石柱;另一就是在南京萧景墓神道西侧石柱。
反左书是六朝时期书法艺术百花齐放中的一朵“奇葩”。萧景墓神道石柱题字书法整齐严谨、笔画匀称和谐。近代著名学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揖》中称赞它是“平整匀净之宗”。古代碑刻、墓志,或神道石柱题字均由当时名人撰文、书丹,并留其名,而萧景墓石柱却无书者姓名,这又是艺术史上的另一个“谜”。最关键,南朝梁时盛行的反左书,不久便销声匿迹,成了我国书法史上的绝响,这更是一“谜”。
而另一处被污染的石刻,萧憺墓碑上的文字也是书法珍品,它的全称是《梁侍中司徒始兴忠武王碑》,由徐勉撰写碑文,当时书法名家贝义渊书写。康有为称之为“戈戟森然,出锋布势”“尤为异宝”。梁启超称它“南派代表,当推此碑”。
方青松介绍说,正是由于这两处石刻上的文字具备了极大的艺术价值,所以引得不法分子前来“盗字”。一幅拓字,通过地下交易或网上交易,就可以卖得数千元钱。
法律禁止非法拓片
我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修复、复制、拓印一级文物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且限量拓印或复制,主要用于研究,绝对不允许在市场上销售。
近期南京文物污染破坏事件
9月25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朝萧景墓神道石刻被发现遭墨迹污染
9月20日
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朝萧憺墓石刻也被发现遭遇类似污染
在此之前
栖霞区张家库失考
墓神道石柱失踪
萧宏墓西辟邪失踪
学者呼吁
加强文保力度急需机构改革
此前石柱、辟邪丢失事件已敲响警钟
由于被污染的这些文物所在的地理位置都是比较偏远,周边少有居民,再加上没有专人看管,所以“盗字”的违法行为很难被及时发现、制止。正是这种极大的利益驱动和极小的违法成本导致石刻污染一再发生。
方青松告诉记者,这两处南朝石刻被污染的事情他均已向相关文物保护部门做了反映,但他还没有收到任何部门的回复或调查情况反馈。而最近一段时间,南京的文物污染破坏事件频发,近期有栖霞区的张家库失考墓神道石柱失踪,萧宏墓西辟邪失踪。
怎样才能避免类似事件一再发生呢?方青松建议,文保部门人手有限,而这些文物所在地又往往偏远,由政府部门派专人看守不太现实。但可以考虑在文物周边加设监控探头,或由地方政府出面协调当地村民、农户代为看守。
记者在网络上注意到,方青松将石刻被污染的事情在微博上发布后,仅仅一天就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转发、评论均达100多次。其中,南京著名文化学者薛冰先生在评论中指出:南京市文物局被“肢解”,分成了文广新局下的几个处,此后管理失措,执法无力,文保乱像频现。像南京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理应有单立的文化遗产保护局,其级别应在文广新局之上,作为文物保护法的执法机构。薛冰先生吁请国家文物局和省市人大过问此事。
最新进展
栖霞区明天开会研究加强保护
昨晚记者截稿前,南京文广新局官微@南京文化发布消息称:今日,网友反映“栖霞区一国保石刻惨遭野蛮拓片”,经调查,反映的情况属实。六朝石刻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强烈谴责一切破坏、有损六朝石刻的行为!目前,栖霞区文化旅游局已报案。栖霞区政府将于本月28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进一步加强六朝石刻保护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