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绿化市容局加大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力度
近年来,道路扬尘污染已经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道路扬尘,特别是军工路、杨树浦路等突出路段的扬尘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为此,杨浦区政府专门成立了道路扬尘防治联席会议,由分管副区长亲自挂帅,区绿化市容局牵头,全区22部门及街镇共同联动参与,下定决心要落实对道路扬尘的治理,采取有效措施,还杨浦市民一个整洁、有序的道路环境。
加强环卫作业
加大重点路段的保洁力度。军工路、杨树浦路是杨浦区道路扬尘污染的重灾区,为了保证沿线的环境,环卫作业公司抽调了大量作业力量,对军工路,杨树浦路路段,进行重点保洁,在原有每天冲洗保洁2次的基础上增加到每天6次以上,每天从凌晨4:30作业至晚间22:30,夜间时段再增设一班道路冲洗,。此外,环卫公司每周还要组织两次集中整治,有效减少路面扬尘污染。
提升机械化作业效能。目前,杨浦区环卫作业公司共有扫路车42辆,洒水车20辆,机械化作业能力有限,为了更好的提升道路保洁水平,我区还将购置一批新型机扫车、冲洗车、吸尘车、喷雾车,进一步扩大道路机械化作业范围,提升路面降尘效率。此外,还要利用小型冲洗车,分路段对两侧人行道实施冲洗作业,确保降尘保洁无死角。
有效落实应急保洁。由区环发公司抽调人员与车辆,组建应急保洁作业队伍,及时清除扬尘污染,一旦发生污染情况,确保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保洁,迅速消除道路污染源。
强化环卫管理
加强对道路固定污染源的政府监管。建筑工地、市政工地、拆房工地、水泥搅拌站、建材堆场等都是道路扬尘污染源,对此,道路扬尘联席会议也要求各政府职能部门要落实责任,抓好源头监管。要求区建管委落实对建筑工地、市政工地、水泥搅拌站、建材堆场的监管,区房管局落实对拆房工地的监管。对未按要求落实降尘措施的单位,要责令停工整改,情节严重或屡教不该的,要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并将其列入“黑名单”,不允许这类企业参与区相关工程项目。此外,还要对道路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测设备,通过在线监测数据,对污染源进行动态监督。
加强对渣土运输车辆的监管。督促渣土运输专营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严格加强车辆、人员管理,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则实行“一次诫勉谈话、二次责令停业整改一个月、三次实施市场退出”的严管严控措施,确保渣土车辆规范运输,同时要求运输企业完成渣土运输车辆的更新,运用新型渣土运输车辆替代原有老旧、不合格车辆;
落实街镇属地化管理。由各街道镇落实辖区范围内的道路扬尘污染治理责任,针对辖区扬尘污染实际,牵头管理、执法、部门,定期开展道路扬尘综合整治工作,切实减少区域内的道路扬尘污染。此外,要组建道路扬尘巡查队伍,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辖区内扬尘污染源点位的监管,并对污染源点位及污染路段开展日常巡查,要求每周至少巡查2次,及时发现存在的扬尘问题和隐患,会同职能部门落实整改。
优化绿化建设
道路沿线的绿化改建,也是改善道路扬尘状况的有效措施之一,作为试点标准路段,军工路(周家嘴路-控江路)已于2016年前完成了绿化改建工作。原有长势不佳的植物全部移除,以每挎桥柱绿化面积35*2即70 M2为标准段,地面铺装轮流铺设瓜子片结合苏布洛克砖的形式,并摆放规则组合式塑料轻质花盆进行配景,花盆内种植的植物品种海桐与扶芳藤进行搭配。其中,瓜子片形成的多孔隙路面吸尘好,能透水,不起尘土。
为了减少现有新种植物的绿化污染,区绿化公司还加大了养护力度,配足人力,落实管理,每周派人对其进行擦拭3次,每次人工7-10人不等,确保持续的养护景观面貌。
探索创新机制
建立道路扬尘污染应急处置机制。以区扬尘污染监控点监测数据为依据,及时发布扬尘污染预警。接到预警后,区绿化市容局第一时间安排专人前往扬尘污染超标区域排查,找出扬尘污染产生的原因,移交由职能部门及街道镇落实整改,并根据相关规定,对污染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同时,由区环卫作业公司组织应急冲洗保洁,消除道路扬尘污染。此外,各职能部门还会加强事后跟踪问效,不定期对责任单位开展抽查,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效,避免问题回潮。
建立道路扬尘防治工作微信群。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建立区道路扬尘防治微信工作群,以微信群为平台,深化各部门、各街镇间的联动协助、工作沟通及信息共享。同时,依托微信平台建立领导负责机制,由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各街镇分管领导牵头,对我区主要建设工地、重点路段实行责任包干,负责对区域内的工地、道路落实巡查和监管,及时发现存在的扬尘污染问题与隐患,及时将问题上传微信群,由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处置。
建立问题-发现奖励机制。一方面利用环卫作业队伍的优势,鼓励环卫作业人员在完成日常保洁同时,对区域道路扬尘污染源开展巡查,协助管理部门及时发现问题、落实整改;另一方面开通扬尘防治投诉热线,鼓励市民共同参与扬尘管理,加强对建筑工地、市政工地、拆房工地及渣土、混凝土、物流等运输车辆的社会监督。区道路扬尘联席会议将对参与监督的市民给予适当经济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