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院“产权制度改革助力农村帮扶”社会实践团赴奉贤区开展调研[图]
2017年1月18日,冒着凛冽的寒风和微微的细雨,由两名硕士研究生和党建指导老师李伟组成的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权制度改革助力农村帮扶——以奉贤区经济薄弱村为例”社会实践团赴奉贤区开展调查研究。奉贤区是上海的农业大区,长期以来,受远郊地理环境、交通和资源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市各区县中相对落后。在开展一系列产权制度改革后,奉贤区的经济薄弱村有了飞速的发展,其成功的经验值得进一步总结和推广。
实践团首先来到奉贤区百村实业有限公司和百村创业园实地考察。百村实业公司于2013年由区内100个经济薄弱村每村出资10万元设立,公司成立后投资创办百村创业园,截止2016年10月,创业园已入商贸型企业1149家,驻实体型企业31家,公司经营由区政府授权委托区属国有农发公司经营,村里几乎不需承担运行成本,其物业资金收入、招商引税收入等都平均分配给入股村庄,2016年每村分利70万元。“百村计划”以村级联合将帮扶资金集中统一投资,村村入股,实现了年年分红、年年创收的好局面,获得村民的一致好评。
在考察完百村实业公司后,实践团前往金海社区龙潭村进行了调研,实践团与村支书路桂均进行了深入地交流。路书记介绍说,村里基本已经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土地都已经确权和确股,并且大部分都已经征用和流转了,农民按照股份每年分红获利,村里面也设立经济合作社管理集体财产,处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关事宜。通过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村里面的集体经营性财产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村民的收入比以前都有了大幅的上升。虽然也有一些问题存在,不过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产权制度改革也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认可和坚定支持,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农村的发展能开创更广阔的天地。
通过此次的调研,实践团成员对农村正在进行的巨大变革有了更深入地认识,也会不断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做法,直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的策略,为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