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司法局编制《松江区司法行政办案实用指南》力促科学规范办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司法行政各项权力运行规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办案程序规则,松江区司法局对司法行政领域内案件的办案范围、流程、依据等进行了全面梳理,编制《松江区司法行政办案实用指南》(以下简称《办案指南》),形成了统一的办案程序规则,切实提高了我局办案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一、问题导向,凸显编制《办案指南》的必要性
一是案件数量上升明显。自2015年以来,我局收到的投诉类案件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形势,并由此带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类案件的大幅上升。以近3年为例,2014年,我局收到的投诉类、行政复议类、行政诉讼类案件的数量均为0件;2015年,分别为6件、6件、5件;2016年上半年,已达到6件、0件、5件。二是办案效率有待提升。案件数量上升势头明显且案件流程普遍较长的新形势,对我局正常业务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对我局办案人员的数量和专业素质都提出了新要求。三是办案质量有待加强。由于缺乏办案经验、对办案流程不够熟悉、相关法律依据零星分散、原始材料积累缺失等问题,使办案工作遭遇瓶颈,对办案质量带来较大影响。对此,我局强化源头管理,从制度规范抓起,以提升办案效率、提高办案的科学严谨度为目标,着手编制覆盖司法行政领域类相关案件办理的《办案指南》一书,做到既维护好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能促进我局依法办案、科学办案,从而规避相关法律风险,力争从源头防控,减少案件数量。
二、注重程序,提高《办案指南》编制的合理性
一是明确工作部署。在全局的年度工作部署中,明确将《办案指南》编制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并在局班子会上进行了重点部署,由主要领导牵头督办,明确分管领导和编制组人员,由法制科牵头,各相关业务科室配合,合力开展各业务模块的资料收集。二是注重汇报沟通。在编制《办案指南》过程中,积极主动向市司法局相关业务处室进行汇报沟通,在市司法局信访办、法制处等业务处室的指导帮助下,获取了大量信访和投诉等方面案件办理的经验材料,既丰富了原始资料,又为编制工作节省了大量时间。三是加强工作研究。为确保《办案指南》编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专门组织各相关业务科室就编制内容进行集中研讨,严格对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和上层建议进行修改完善,通过“研讨—修改—完善—初稿—班子会讨论—定稿”的程序完成《办案指南》的编制工作。
三、科学规划,确保《办案指南》内容的完整性
一是“七大类”案件全覆盖。经过全面梳理和排摸,《办案指南》的内容覆盖“信访类、投诉类、党纪政纪类举报、请求履职类、信息公开类、行政复议类、行政诉讼类”等七大类案件。二是“四大类”模块再细化。每一类案件又分成“格式文本、办案流程、注意事项、办案依据”四大模块。其中格式文本为办案通用格式,可以反复适用;办案流程以图表形式进行办案过程的梳理;注意事项中注明对办案工作人员的办案提示和办案工作的领导与分工;办案依据为案件办理中通常涉及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其中包括市司法局发布的《司法行政信访工作操作手册》、《市司法局关于律师行业执业活动投诉处理工作的具体办法(试行)》、《市司法局关于公证执业活动投诉处理工作的具体办法》等最新文本。
四、规范执行,体现《办案指南》的实效性
一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办案指南》共分七编,总计约16万余字,涵盖了投诉、信访等基层司法行政领域各类案件,办案格式文本、办案流程等都有详细收录,为司法行政领域办案工作起到较好的指引作用。二是提高办案的便捷度和准确度,常用法律法规的收录,节省法律法规检索的时间成本,提高法律法规适用的准确性,为合法、规范解决各类投诉案件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提供了示范样本。三是切实促进依法行政。《办案指南》的编制是我局狠抓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一环,对规范和提高司法行政权力的运行效能、维护好群众的合法利益将起到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