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治理:探索社区发展共治金
静安寺社区(街道)因在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试点方面卓有成效,获得了“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社区”的荣誉称号。“社区是社会建设的主战场,保持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一号课题的贯彻落实关键在社区。”面对今年的“一号任务”,静安寺街道党工委书记胥燕红心里已有谱。她告诉记者,接下来街道将在凝聚社区治理共识、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方面抓好贯彻落实。
酝酿试点社区发展共治金
从老公房加装电梯,艰难破题吃“螃蟹”,到构筑“白领生态圈”——在创新社区治理方面,静安寺此前就有诸多成功的尝试。在华山居民区,身穿印有“红蚁”标识的马甲、佩戴统一胸牌的“红蚁”家园自管小组成员的身影是小区每天必有的“风景”。队员们每天定时在社区巡逻,如发现居民区保洁、保绿不到位、安全管理有漏洞等问题,便一一记录下来,及时向居委会反映,并对问题的解决和整改进行督促和事后督查。
华山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王静告诉记者,像“红蚁”家园自管小组这样的群众自治团队目前共有17支,这些团队不仅参与社区环境的建设和管理,更成为社区和谐的重要力量。据统计,静安寺街道目前共有各类群众自治团队233个,一大批各种类型的社区群众自治团队也在培育中发展起来,“自治在社区”的理念在社区居民心中落地生根。
而在不久的将来,像“红蚁”家园自管小组这样对社区有益的项目,还有可能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以提升效果。记者了解到,“一号任务”已经下达,在深化创新社区治理机制上,静安寺街道有着统筹考虑。其中,颇有创意的“社区发展共治金”探索已进入筹备阶段。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前期深入调研,专家和社区居民不约而同提到了资金支持对于社区自治创新的重要作用。当然,试点工作不会“一蹴而就”全面铺开,根据目前的计划,条件相对成熟的华山居民区有望成为社区发展共治金的“吃螃蟹者”。
“减负”不合理行政负担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胥燕红此前参加了“一号课题”座谈会。她表示,“一号课题”调研组遍及全市的足迹,把社会各界的目光引入位于社会架构最底座的“基层”,也把社会治理推到“全民议题”的高度。“我们深刻感受到市委对社会治理的高瞻远瞩和对基层建设的高度重视,在全过程参与中,真正体会到了市委一号课题的成果凝聚了全市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干部群众的智慧和期盼,让我们为之一振、眼睛一亮。
取消居委会不合理的行政负担,是不少干部给一号课题文件“点赞”的内容。文件明确居委会依法协助行政事务清单和居委会印章使用规范清单。在市、区县两级,建立居民区工作事项的准入把关机制,形成工作事项新增、退出、调整的制度安排和操作流程。凡是需要居委会协助政府的工作事项,须由市、区县人民政府下达,政府职能部门不得随意或直接给居委会安排工作任务。“我们在组织居民区干部学习讨论时,讲到这一段,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少居民区干部直呼‘非常给力’!”胥燕红告诉记者。
白领和老人成最大受益者
“如果说以前的基层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我们认为,一号课题对基层工作的重新定位应该是‘下面万颗子,上面一盘棋’。即通过把街道和社区做成社会治理坚固的基层平台,把发展的目光投向基层,把治理的重心放在基层,使顶层的关注变成普遍的关切,使顶层的设计变成群众的自觉,从而真正把握一个转型期的真实社会,进而保持政令畅通、实现科学发展。”胥燕红介绍,一号课题在街道原有6项职能基础上,新增了“加强社区党建”、“统筹社区发展”两项职能。静安寺街道将从优化党建工作体制、优化内设机构职能、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三方面着手,进一步优化治理结构,切实履职尽责。接下来,静安寺街道将突出同心家园区域化党建的引领作用,通过社区党委和社区委员会的同步联动,进一步融合社区各类组织,既把区域化党建工作进一步做实,也为社区共治提供党建引领和支撑。居民区层面,推进居民区“大总支”体制,提高居民区党组织整合、统筹、协调区域党建资源的能力。
以辖区内千年古刹静安寺得名的静安寺街道,老年人多、老房子多、老故事多、“老朋友”多;这里还有南京西路、华山路、愚园路等著名商业文化街以及会德丰、越洋国际等33幢知名商务楼宇——辖区特点和人文特色可以概括为这“四老一新”。有了机制保障,生活工作在静安寺街道的人们,很快就能感受到来自改革的“红利”,在其中,白领和老人或将是最大受益者。
共治金中,政府投入只占很小的比例,来源将主要是社区居民和社区内单位的自发参与。此外,共治金的保存、监管、使用、后续绩效评价都将有细致而严谨的配套细则。
“1+6”文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系统地回答了一系列长期困扰街道发展的问题,比如,街道的功能定位、权责匹配问题、街道与对应设置部门双重管理关系、如何有效控制上级向街道、居民区下派工作任务的问题、调动多元主体积极性共同参与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等。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