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养老院内老人心情与子女联系密切"正相关"

05.08.2014  10:53

  8月5日消息: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昨天公布的“本市郊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专题调研报告”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心情与子女联系是否密切“正相关”。与子女每天通话的老人中80.5%心情愉快,子女每天来探望的老人中88.9%心情愉快。

  调查中,受访养老机构床均建筑面积达到25平方米的标准水平。房间内部的卫生间、电视、浴室、无线紧急呼叫设备配套基本齐全。大部分养老院配备户外活动场地,公共区域配有健身娱乐设施,部分养老机构已在各房间内接入互联网宽带。调查显示,入住老人对养老机构的居住环境满意率为80.8%。不过,入住老人对养老机构的服务态度、收费价格、照料护理的满意率依次为68.6%、64.1%和61%。

   多数子女常看望老人

  总体看,本市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后,多数同子女保持较为紧密的联系。在有子女的老人中,有15.6%的子女每天给父母打电话,41.4%的子女一至两周给父母打一次电话,43%的子女超过两周或者不定期给父母打电话。在看望频率上,10.3%的子女每天看望,50.6%的子女为一至两周一次,39.1%的子女超过两周或者不定期来看望。

  调查显示,70%的老人表示在养老机构心情不错。心情受老人身体情况、与子女联系是否密切影响最大。身体状况好的入住老人中有84.8%心情愉快,与子女每天通话的入住老人中有80.5%心情愉快,子女每天来探望的老人中有88.9%心情愉快。

   八成老人习惯养老院生活

  “在家没人照顾”是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受访老人选择在养老院养老的主要原因(多选)为“在家没人照顾”(61.8%)、“减轻子女负担”(41.5%)或“和老年人在一起共同语言多”(26.8%)等。入住养老机构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子女负担。还有老人认为在养老院可找到志同道合的老伙伴,生活不会寂寞。

  调查显示,大部分老人能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适应养老机构的生活,83.3%的入住老人表示在养老机构的生活较习惯。老人居住时间越长越适应养老机构的生活,已经居住5年及以上的老人习惯养老院生活的比例达到90.1%,即使入住不足一年的老人中也有75.5%表示较适应。

   老人盼内设医疗机构

  老人们对内设医疗机构的呼声强烈。有26.1%的老人希望能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卫生所,并希望能够纳入医保定点管理。这样老人不但能够及时便捷就医,还能享受医疗保险的报销政策。老人们同时希望提高养老机构医疗服务水平。有23.7%的老人希望养老机构能够多聘请专职医生、招聘专业护士,提高老人就医质量。

  入住老人希望改善饮食的占29.3%,要求主要集中在提高饮食质量,在食物的选择、卫生、口味、食量、配餐、送餐等一整套流程,特别是在菜谱制定、菜肴制作等各个环节下功夫;希望实行“配餐+点餐”的供餐形式,既满足不同老人的口味和饮食习惯,又兼顾到部分消费水平低、经济承受力差的老人;合理设置用餐时段,满足不同老人的用餐需求;平衡膳食,营养搭配。尤其是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老人应按照医生提出的饮食要求科学配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