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超三成养老机构亏损 陷护理人才和医疗支持匮乏困境
央广网北京7月20日消息(记者何源)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能够安心舒适的养老是所有老年人的梦想。然而随着我国家庭规模的缩小、老人平均寿命增加,曾经的“养儿防老”观念面临转变,单靠儿女显然无法负担,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为了减轻儿女负担,选择到一所合心意的养老院安度晚年。
来看看数字吧,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12亿,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预计每3人中就有1人年龄在60岁以上。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给我国养老产业带来巨大市场空间,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有注册的养老机构就达到了3万1833个,每千名老人有养老床位27.5张,比2010年增长了55%。
虽然床位紧缺,但涨势喜人,然而,另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超过三成的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全国养老机构平均空置率,达到了48%;民办养老机构,生存尤为困难。限制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障碍主要有哪些?深陷困局中的养老机构,如何直面这些问题?
陈卿:现在为止开了一年半的时间,前期一直在亏钱。到现在为止,刚刚达到每个月的收支平衡,未开可能会慢慢好转……
2013年,怀揣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的梦想,武汉的80后陈卿,把自家在武昌区的35套拆迁还建房,改造成了一个面积3700平的养老院。不算房产成本,他前期共投入了500万。如今养老院共有120个老人,每人月收费在1500到2500之间,眼下才刚刚扭亏,回本还需6年。
陈卿的营收状况还算不错。2012年在北京开办广外老年公寓的张福祥,从房租设备到人工,共投入了1200万。3年后,如今每个月仅有40多万营业额的养老院,依旧在赔钱。
赔钱,这就是我国养老机构生存的第一大障碍。几天前,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眼下,我国有32.5%的养老院处于亏损状态,仅有19.4%的稍有盈利;超四成的养老院,需要花至少10年,才可能收回成本。
另外一方面,虽然我国注册养老机构已超过3万家,平均空置率却高达到48%。
其实很多老人不是不愿住养老院,而是根本就“住不起”。对比全国平均2061元的企业退休金,2134元的养老院月均收费,超出了大部分老人的负担范围。运营中的养老院,不是太贵太豪华,就是太远太简陋。地理位置、收费服务都适中的中档机构,却少之又少。这种供需错位之下,养老机构亏损、空置,在所难免。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孔伟:好多养老机构追求豪华型,严重超出老年人的消费能力;第二,好多养老机构建设不是老年人需要的就近、就便,很多机构,尤其是民办的,建设在郊区,离老年人居住地点较远。老年人不愿离开熟悉的环境,导致不少养老机构空床率较高。
陈卿也坦言,其实选择郊区办养老院,根本就是民间资本情非得已的选择。城区中房价太高买不起;选择租房,万一租约到期房东不续约,怎么办?
陈卿:郊区地、租金都比较便宜。在市中心,规模大不了,一个平方多少钱这个成本是比较高的。大多数是以租赁为主,养老院本来是个微利行业,租期的话现在一般是三年一签,三年可能刚刚达到盈利点,扭亏状态的时候业主不租给他了,相当于白干了。
对此,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表示,今后要加快“公建民营”模式养老机构的发展,让政府找地建设,民营资本运营。
吴玉韶:鼓励发展老城区内中小型、小微型养老机构。现实讲,老城区新建养老机构很难,让社会力量建更难。你要让民营力量去找地,几乎不可能。更多应该政府鼓励建,或者把现有的闲置资源,比如把闲置学校或企事业单位改造,公家建设,运营部分交给市场做。
养老机构也要生存,如果自身都无法生存,那照顾老人就更谈不上了。尤其是由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子女异地工作已成常态,空巢老人迅猛增多,中国越来越需要养老院“替天下儿女尽孝”。养老院能担好这个责任吗?听听第二个难题是什么。
我国目前80岁以上的老人有2400万、失能失智老人4000万,他们才是入住养老院的主力人群。陈卿表示,缺乏对这部分高危老人的日常医疗照料技术,是困扰养老院的第二个难题:
陈卿:基本上住养老院里面,80%是属于超高龄,80多岁90岁甚至100岁;身体情况特别差,失能失智群。携带问题就比较多,特别是医疗方面。私营养老院的话,是以养老服务为主,护理啊,协助他们吃饭什么的。是做不了医疗的。相关的技术人员配备,以引进为主,与医疗单位合作。所以老人出现什么事情的话,要等别人来,时间就比较长。
对此,《报告》给出了权威数字:目前仅有54.7%的养老院有医疗设备,一半以上缺乏医疗支持。吴玉韶认为,“养医结合”是今后养老院的发展方向,除了充分利用社区的医疗资源,还要适当降低养老机构卫生室的建设准入。
不过,要纠正的是,跟医院以治愈疾病为目的医疗不同,养老院还是要止步于“普及型”医疗服务,为老人提供慢性病管理,长期康复护理,以及饮食用药指导等等。
吴玉韶:养老机构的医疗,与医院有本质区别,更多是需要健康管理、失能护理为主,特征是“非医性”,目的是维持功能的稳定。要更多把社会化医疗资源向养老机构融合。至于真正的疾病治疗,养老机构是很难做的。
养老院要想做到养医结合,最关键的还要靠人。老人不愿去养老院颐养天年,一部分原因就是担心要让除了子女以外的陌生人来照顾自己,这有些靠不住。所以护理人才短缺、标准缺失,是第三大难题。
目前我国有100多万人在从事养老护理行业,但只有不足4万人是专业持证上岗。陈卿坦言,护理人员紧缺,人才流失率高,让很多养老院哪怕只做老人的基本护理,都成了问题。这也是他心中养老产业的第三大难题。
陈卿:这个行业的流动性比较大,你可能刚培训好,还没有做多长时间就跳槽了,要面对瘫痪的老人端屎、端尿,然后喂饭这类东西,真正自己在做的时候可能做不了这些事情。
中国老龄中心孔伟建议,今后可参照“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吸引人才,同时建立养老护理职称评定机制,留住人才。
孔伟:参照免费培养师范生的成功经验,把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列入国家职业教育重点目录;建立养老服务人员的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和职业认证制度。另外,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待遇,将这个跟职称评定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