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的公共艺术?——记第二届国际公共艺术奖评委对话会

17.09.2014  10:48

第二届国际公共艺术奖在结束评选之后,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主办了“什么是好的公共艺术?”评委对话会,7位评委嘉宾亲临现场,通过解读本届优秀案例来阐述他们对上述概念的理解,并回答听众提问。上海大学师生两百余人参加了对话会,对话会全程同声传译。

出席对话会的评委有:大洋洲区评委Rhana Devenport,新西兰戈维布鲁斯特艺术馆馆长。作家,策展人;东亚区评委汪大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欧亚大陆区评委Ute Meta Bauer,新加坡当代艺术中心创始董事,南阳科技大学教授;非洲区评委Jay Pather,南非开普敦大学教授,策展人,导演;南美洲区评委Bill Kelley, Jr. 美国独立策展人;北美洲区评委Chelsea Haines 美国独立策展人,作家;贝鲁特到孟加拉区评委:Pooja Sood,印度Khoj国际艺术家联盟创始成员兼董事,策展人。

什么是好的公共艺术?自1960年代“公共艺术”概念出现以来,更多地被理解为放置于公共空间的作品或相应的环境设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公共艺术已经成为一种思想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不是一种艺术风格。在发达国家,公共艺术是国家的公共文化福利,使民众能够平等享受艺术化的生活环境,减少城市现代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参与区域建设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运作机制。“地方重塑”是这种机制的核心要义,体现出公共艺术对重塑地域文明和文化生态的意义。

随着评选会的开幕,参选的125件作品也拉开自己神秘的面纱,我们得以与已经坐落在世界各地的优秀公共艺术作品作个近距离接触。聆听那些艺术家们关于创作之初的心声;感受当地公众对于作品产生的遐想与共鸣;观察“后作品时期”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评委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分析公共艺术作品与空间、公众审美导向、社会关注问题以及流行趋势之间的一系列的问题。每种观点既反应了他们所在的地区、所属阶层的代表性风尚,也体现出当今世界跨地域的公共价值观。

评委们就何为好的公共艺术充分阐述了各自的见解:

首先,好的公共艺术必须要考虑到公众。公共艺术立项应该反映公众需求,项目公示需要真实采纳民意而不能被架空;另一方面,要有利于提高公众整体素质和审美水平。一个拥有真正公共艺术人口的社会,才能追求公共艺术的“”。

其次,艺术家的创作是一个独立的体验,而公共艺术面向公众,由此可能产生矛盾。并不只是大型的项目才好,很多小项目,往往能像火花一样引起一系列争论。好的公共艺术应该有变革性,且有凝聚力。

再者,公共艺术理论变化很快。要关注并研究公共艺术未来的发展。公共艺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激发和组织。重要的是艺术家如何来组织? 是否能建立一个合适的组织,保证互动,良好的对话对于好的公共艺术非常重要。

第四,公共艺术的定义有许多说法,通常的说法就是公共空间的艺术,但要排除那些低劣的不好的艺术。应该用艺术的语言和方式解决公共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社会问题、信仰问题等。可以从资金投入、如何使用以及是否以正确的方式方法处理几个方面来观察;作品是否给所在地区带来变化,是否引起当地群众共鸣;看影响力, 用好的方式方法,带来当地变化,且有普适性,这样会影响并引起其他地区的变化。

最后,关于项目经费与好作品的关系。有些小型项目能带来激烈争论,这种项目往往花费很少。许多项目得不到政府支持。上海大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并且能够持续的做下去。并不是资金投的多就是好的公共艺术。无论资金多少,大家的共识是希望政府能够看到公共艺术的价值。

对话会围绕“什么是好的公共艺术”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评委们认为,城市的灵魂是地域所呈现的独特文化,公共艺术不仅是景观的装饰或点缀,还象征着城市的文化品位。城市是依托于文脉的外在表现,更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源于城市文化,以其为根,以其为生。

各国专家、学者、艺术家在与上海大学师生的互动讨论中,共同勾勒了公共艺术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为本次活动主办方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汪大伟教授表示,希望国际公共艺术奖在今后能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为中国城乡公共艺术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