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 | 姜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18.11.2020  15:06

近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在《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21期发表文章《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文章指出,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包括四个维度,即熟悉本国历史与传统,学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在国际比较中认识中国特色,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高校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搭建知识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全球理解力、全球表达力和跨文化沟通力。语言类高校要加快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卓越“多语种 +” 和“+ 多语种+”人才,在一流建设过程中要深化语言学科内涵建设,以语言为研究对象,促进语言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以语言为研究工具,创新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研究;以语言为研究方法,促进全球话语能力提升。

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进入新时代,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高校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新时代需要大批具有全球视野与世界眼光的卓越人才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进一步提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急需培养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能参与各领域全球事务的专业人才。

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包含以下四个维度。一是从中国看中国,熟悉本国历史与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参与各领域全球事务的专业人才首先要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中国国情,只有熟知中国的传统与文化,才能讲清楚中国的历史与特色。二是从中国看世界,学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真正的自信一定是建立在既“知己”亦“知他”的基础之上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大潮滚滚向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善于学习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国化,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三是从世界看中国,在国际比较中认识中国特色。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四个正确认识”,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我们培养的人才既要学习国外的优秀文明成果,也要了解世界其他国家与中国的不同,在国际比较中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在“知他”中坚定自我认同。四是从世界看世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全球竞争力/胜任力的四个关键要素:对地区、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观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互动的能力;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具有求同存异的能力,具有促成共识、引领全球治理的能力。

全球话语能力是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的卓越人才的核心

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的卓越人才需要具备全球话语能力。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空间的分隔,而是心与心之间的隔阂。言为心声,要达到全球善治的目标,只能通过密切的沟通。对沟通来说,语言是交往交际的工具,话语则是文化思维的神经,语言能“通事”,话语则能“通心”。全球话语能力是打开不同国家和民族“心锁”的能力,包括全球理解力、全球表达力、全球沟通力。

一是全球理解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定义是:以责任、公正、平等、自由、包容、和解、人性等为核心价值,倡导加强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借鉴,以构建更加包容的世界,促进世界和平,建设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国际理解素养的定义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全球理解力是能够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同时能找到自己与交往对象共同关注的议题,并在交流中找到对同一议题理解的共通点的能力。近年来,气候变化、全球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等全球性议题越来越多,影响着各国、各民族的命运,这些都需要具备全球理解力的人才去应对。

二是全球表达力。理解是基础,沟通是目标,表达是桥梁。全球表达力是全球话语能力的外在呈现。全球表达力包括国际交际中外语、母语之间自如切换的能力,与同行就专业领域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的能力,理解并洞察对方的看法同时能让对方听懂并理解进而接受自己所表达的观点和内容的能力。具有全球表达力的人才既了解世界历史、地理、经济与社会发展知识,也能够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制度、文化、习俗等差异,理解文化习俗对个体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保持好奇和开放的心态,尊重文化差异,同时深刻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与价值观,在跨文化环境中自信得体地表达观点,具有跨文化同理心,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友好互动和交流沟通,并通过不断自我审视来改善自我表达,坦然面对不确定性,适时调整自己的情感与行为,善于化解冲突与矛盾,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三是跨文化沟通力。理解和表达是沟通的基础,沟通反过来可以深化理解与促进表达。跨文化沟通力是全球话语能力的核心。跨文化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主要是由认知方式差异造成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通过观察知道了周围人的行为方式,通过教育接受了系统培养,掌握了“如何行事”的准则,对某一特定的制度和体系越来越熟悉和习惯,进而会假定另一种文化以不同的方式行事就是“不正常的”,这种倾向的极端表现就是种族中心主义,这是跨文化沟通的主要障碍。要指出的是,在“后真相”时代的跨文化沟通中,情感认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情感认知与文化习俗、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包括对外部环境的倾向性、接受的优先次序等,这种认知一旦形成,会对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沟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了解处于异文化环境中的沟通对象感知世界的方式,并据此采取措施加强有效互动,是跨文化沟通的关键要素。

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卓越“多语种 +” 和“+ 多语种+”人才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知识的工具,是价值的载体。从这一认识出发,近来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确立了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办学愿景,以及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和“+多语种+”卓越人才的办学使命,努力培养具有全球话语能力的特色卓越人才。

全球话语能力不仅仅是一种交际、交往、沟通能力,其本质是一种理解纷繁现象的本质、适应时代和环境变迁、应对当前和未来挑战、创造美好世界的知识生产与知识创新能力。基于此,学校以外语为特色和优势,推动学科专业优化升级,促进全球话语能力提升。

首先,以语言为研究对象,促进语言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一是优化学科专业设置。语言不仅关乎人文,也关乎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关乎科学,也关乎技术。自上个世纪中叶开始,语言学革命兴起,语言学与物理声学、心理学、医学、人类学、社会学、认知科学、计算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数据科学等学科交叉联动,共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学校自设二级交叉学科“国别与区域研究”“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国别与区域研究”集合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力量,探索多学科跨学科合作模式,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多学科跨学科合作平台、打造“多语种+”“+多语种+”国别区域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实现引领性创新发展。“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立足学校语言学传统优势,汇聚多学科力量,面向“新文科”,致力于培养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领域高端人才,推进外语学科跨学科研究和数字人文研究,推动语言智能产业发展。二是开展前沿交叉研究。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迅速发展,包括语料库、机器翻译、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等在内的语言智能的研究成为语言学科研究的前沿,语言学所带来的生产力革新改变着世界。学校先后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实验室、脑与认知科学实验室和语料库研究院等,在教学与研究两方面努力突破传统的语言学研究领域,以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引领科学研究,贡献时代新知;通过专业融合创新,培养时代需要的卓越人才。

其次,以语言为研究工具,创新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研究。一是搭建知识创新平台。学习外语不只是为了掌握一种语言工具,更重要的目标在于更深刻理解和体认其他文化。语言具有发现世界、描述世界、适应世界、塑造世界的作用。2018年9月,在教育部、上海市等大力支持下,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落户上海外国语大学,该院聚焦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开展对外交流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情、社情和民情研究,积极打造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的智库群和专题数据库,推动多学科交叉协同开展区域国别研究,促进智库工作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密切结合、共同提升。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新调查显示,当代国际受众借助于欧美媒体了解中国的信息获取率高达68%,而仅有22%的受众从中国媒体了解中国。因此,我们必须以语言为工具,向世界提供中国视角的认知,提供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2016年9月,学校卓越学院从全校本科生中选拔了40名学生,实施跨院系、跨专业、跨语种的国内外高校交叉联合培养。2018年9月,学校开设了欧亚文明研究特色研究生班,通过跨学科、跨院系、跨语种的课程设置,跨学校、跨国界、跨专业的师资配置,以及国内教学、海外留学和海外实地田野调查、科研与教学融合等方式,努力培养能开展原创性国别区域研究的专业人才。

再次,以语言为研究方法,促进全球话语能力提升。一是讲好中国故事。讲故事(story)不仅仅是讲事实(fact),而是要在认识事实的基础上,遵循人的普遍认知规律和不同国别文化背景群体的认知规律,进行理论抽象和话语创新,展现事物的联系性,揭示事物的深刻意涵和本质特征。在信息过载、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们特别需要建立这种思维。学校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目前培训过超过20个阿拉伯国家及阿盟的近300名高级官员及政党领导,培训内容包括中国国情、中国改革开放与治国理政经验等。中心组织学员参观上海、扬州、义乌、苏州、杭州等地区,帮助学员通过实践考察了解中国发展现状。2014年,学校开设了面向全球招生的“中国学全英语硕士项目”,整合校内外资源,针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外交、民族、教育等各领域问题开展研究,向世界主动提供关于中国的认知供给,以具体的行动消弭对中国的“认知赤字”。二是增强国际课程供给。欧美话语垄断下的国际传播格局中,世界的“中国记忆”被打上了浓重的“西方烙印”,这一话语框架成为世界理解中国的巨大障碍。要克服这一障碍,我们需要有效增加中国话语供给。2015年,学校“跨文化交际”课程在国际慕课平台FutureLearn上线。作为首门培养学习者跨文化素养的国际慕课,“跨文化交际”课程每年开放两轮选课,至今已吸引了来自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5.1万名学生注册学习。课程通过一种非西方文化视角,聚焦国际背景下的身份认同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鼓励多样的交流方式,帮助学习者觉察自己的交流行为偏好与文化价值观,使学习者在交流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理解与交际能力。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 杨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