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儿子的心愿 沪毕原鸿毛怡老夫妻身后欲捐房建学校

01.09.2015  11:52

  子女先后离世,对于一对白发老夫妻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但毕原鸿和毛怡老夫妇,却选择了最积极的办法纪念孩子。他们卖掉一套房子捐赠40万元给慈善基金会,还捐出毕生积蓄20万元,实现儿子生前愿望。

  在昨天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区分会举办的20周年纪念活动中,这对爱心老人受到特别表彰。

   援建学校以儿子名字命名

  闵行区莲花南路上海春城小区里,老夫妇的两居室房子显得很老旧,装修已经发暗、家庭陈设简朴。自从一双子女去世后,老两口相依相伴。2003年,他们的大女儿因病离开人世;2007年,47岁的儿子突发心肌梗塞去世。

  他们知道儿子很想做慈善。一次聊天,儿子非常认真地说,如果哪天父母走了、自己也快要去世,就把两套房子捐出去,用以建造两所希望小学。

  那天,老夫妇俩正巧看到电视上转播市慈善基金会助学活动。次日,他们联系基金会。老两口捐资助学的意愿,得到闵行区慈善分会工作人员全力相助。考虑到今后还需要养老钱,工作人员和老人商定拿出卖房款中的40万元,寻找合适的援建学校。

  很快,市慈善基金会救助部了解到,陕西省柞水县山区有一所建于1978年的学校,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墙体裂纹或倾斜,还曾遭遇山体滑坡,地方政府缺少资金,一直未对危房翻修改造。老夫妇当即同意重建学校。

  半年后,新学校就正式落成。落成典礼上,市慈善基金会负责人赶到当地,拍下照片带给老人。当地教育部门决定用老夫妇俩儿子的名字来命名学校——“毕明学校”。从没提过什么要求的老夫妇,激动得老泪纵横。

  之后,老人又把省吃俭用余下的20万元积蓄,全部捐给慈善基金会,设立“毕明慈善助学基金”。

   身体渐弱,愿捐出身后房产

  如今,这对耄耋老人身体每况愈下——一个因病卧床不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另一个因年岁大了,自理生活也有不少难处。

  老伯多年前患肺结核,切除了整个左肺,现在又患有前列腺癌,长期靠药物控制。阿婆则患上帕金森综合征,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需要长期服药。他们生活简朴,几乎一日三餐都吃素:“我们没什么牵挂,觉得一粥一饭都是种福气。

  他们的生活状况引起闵行区慈善分会和梅陇镇慈善工作站的重视。两家机构一起为老人提供两套养老方案供选择——请保姆全天候照料,或安排住敬老院。他们选择了居家养老。于是,两家机构和居委会一起,精挑细选了一名男保姆,负责照顾他们全部生活,陪伴老人聊天,帮助老人活动身体。

  老两口已商量好了,待百年之后,将现在住的房子也交给慈善基金会,房款全部捐给基金会,资助援建第二所学校。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