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儿中心顾松入选天贝杯全国首届医生创新大赛外科组创新之星[图]
日前,以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为战略合作伙伴,由《中华外科杂志》领衔发布的“天贝杯”医生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简称“儿中心”)外科顾松医生的两项发明专利入围,并荣获天贝杯全国首届医生创新大赛外科组创新之星称号。
据悉,该创新大赛旨在帮助医生克服创新产业化中的困难,实现创新梦想,推进医学科技的发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活动启动以来共征集到238项创新项目,经过初筛后,外科组项目创新评审会于2015年11月14日在西湖微创外科大会期间举行,儿中心外科顾松医生的两项发明专利:可降解婴幼儿镁合金食管支架(发明人:顾松,袁广银)和洗鼻器(发明人:顾硕,顾松)均入围。
顾松介绍,婴幼儿食管狭窄通常需要反复多次进行X线下食管扩张,患儿比较痛苦,大剂量的 X线辐射也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有些患儿甚至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可用的食管支架在成人食管狭窄患者中常用,如镍钛合金支架、不锈钢支架、覆膜支架、硒制管状支架等。这些支架均为不可吸收,有的需要再次手术取出,不适于婴幼儿。顾松医生首次提出生物可降解合金食管支架永久植入疗法这一崭新理念,与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袁广银教授共同研发了一种可降解婴幼儿镁合金食管支架,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2012105078785)。本项目已经获得上海市科委立项,进行了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实验取得了初步成功。
另一项发明源于如何保护鼻腔不受粉尘侵害的考虑。顾松介绍,现如今许多大城市的粉尘已经超过了人鼻腔自洁能力。上海市气象局曾一度发布过鼻腔清洗指数,提醒市民注意鼻腔卫生。我国每年成年人中有近1000万人感染不同程度的鼻窦炎。冲洗鼻腔的适应症包括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咽细菌引起的口臭、鼻外科手术前的清洗和术后护理等。通过定期冲洗鼻腔,可以明显降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咽细菌引起的口臭等发生率。顾硕主任和顾松博士通过对比市场上各种鼻腔冲洗产品,研发出一种新型的一次性“洗鼻器”已经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质性审查,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于2014年4月9日授予本项目中国发明专利权(专利号2010105313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