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燕华乒乓球俱乐部男女团体双双夺冠 让“乒乓球世界冠军的摇篮”再摇起来

15.08.2019  10:30

  第二届青运会乒乓球赛场近日上演上海队掀翻东道主山西队的两场决赛。在社会俱乐部组比赛中,上海市曹燕华乒乓球俱乐部分别在男女团体赛中战胜太原市精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夺得两个冠军。曹燕华乒乓球俱乐部由上海市少体校和曹燕华乒乓球学校共同组建。乒乓球奥运冠军许昕出自曹乒校,如今他的师弟师妹们再次展示了上海乒乓球的底蕴。

   首设体校组和社会俱乐部组

  在主场观众一浪高过一浪的加油声中,18岁的徐凡顶住压力,赢下女团比赛的第五场。曹燕华乒乓球俱乐部最终以3比2战胜对手,沉甸甸的金牌是对她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而这一刻的美好,还要感谢本届青运会的一系列改革。本届青运会共设49个大项、1868个小项,同时在竞赛规则上有重大改变,打破以往注册限制,首次设置了体校组和社会俱乐部组。这一改革给了俱乐部组织选手参加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机会。

  此前最好成绩只是全国南方赛区单打第三的徐凡坦言:“很久没有参加这么大型的全国比赛、感受这种气氛了。这次比赛后感觉自己对乒乓球的理解又不一样了。”这是一种逼到绝境后的重生,第二场比赛徐凡不敌对手丢了一分,第五场必须拿下,否则对不起队友拼下的2分。“第四局有一个多回合,对手变我一个正手,我跑回去救球,赢下这一分时我眼泪都快出来了。在队里训练,这种球我几乎是跑不到的,这个球让我感觉突破了自己。

  18岁的杨霁雯决赛连赢两场,为球队夺冠立下汗马功劳,“赢球后很激动,毕竟努力这么多年,终于有收获了。”平时参加上海比赛多,很少有机会参加全国性比赛,此次青运会之旅给了杨霁雯很大的信心,“其实俱乐部组也有实力跟专业组打,我们跟她们差得不是很多,争取以后有机会赢她们。

  中国乒协副主席王励勤在现场观看决赛后,对选手赞誉有加,“俱乐部组和体校组差距并不大,曹乒校出来的选手训练很系统,打到最后可以看出来基本功非常扎实。二青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给年轻运动员展示自己的舞台,通过比赛积累更多的经验。

  曹乒校是上海乒乓球一块响当当的牌子,已经形成一条龙培养模式。作为民间办学的曹燕华乒乓学校,与公办学校杨泰实验、上大附中实现了无缝衔接,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为乒乓球后备梯队人才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运动员历年高考本科升学率达到100%,其中不乏北大、交大等名校;一条龙培养输送的学生在国内外大、中学生赛事中屡获冠军。体教结合,学校教学资源进一步盘活做大,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资源的辐射,同时带动宝山区优秀乒乓球人才培养。

   集各方之力培养后备人才

  本届青运会乒乓项目的新政,给比赛带来变数。王励勤介绍,单项上有所改变,对传统的特殊打法有鼓励政策。要求每个队团体项目至少安排一名直拍、颗粒或者削球的特殊打法选手,还必须上场比赛。“每支队都要根据自身情况配备相应特殊打法选手,选手还得有一定水平。上海也有特殊打法选手,但水平还需要通过比赛来提高。

  站在国际视野看,王励勤认为,新政对乒乓球发展有积极作用。“直拍、削球、颗粒都是我们的传统优势打法,在国际大赛上也取得过优异的成绩。随着乒乓球项目不断改革,这些打法越来越少,横拍右手两面弧圈成为主流打法。从备战国际大赛适应特殊打法角度来看,还是要保持中国传统打法。所以今后从选材的角度就要考虑,根据地方特点,提前做好规划,甚至从启蒙阶段,根据运动员的条件和身体状况,提前设计好他们往哪方面发展,确定打法和风格,这对整个国家乒乓球运动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从本届青运会可发现,上海乒乓球的女线开始回暖。此前结束的青运会乒乓球项目比赛中,上海队获得体校乙组女子团体冠军、体校甲组女子团体第三名。上海曾经诞生张德英、郑敏之、曹燕华等女子世界冠军,但之后一段时间出现“阳盛阴衰”的现象。王励勤、许昕扛起上海男乒大旗的同时,女线始终默默无闻。如今这一局面得到改善,王励勤介绍,上海队的杨屹韵现在是国家二队队员,跟中乒院联合培养的陈熠是同年龄中的佼佼者,也是本届青运会乙组女团冠军成员。

  王励勤谈到,上海是“乒乓球世界冠军的摇篮”,如今摇篮要继续摇起来,无论哪种培养模式,最终都是集结最优秀的选手代表上海参赛。有的省份后备人才多,从事乒乓球运动训练的人多,选材面较广。上海在这方面的优势没这么大,所以要走自己的路。“上一届天津全运会,乒乓球项目在人才选拔方面的探索是成功的。集各方之力,大家一起来培养后备人才,这也是一个创新的模式。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