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业信息化15年,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 小企业领跑都市农业信息化

16.02.2015  18:30

本报记者胡立刚  上海都市农业信息化水平国内领先。在IT企业云集的上海,15年心无旁骛扎根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软件在上海市场的占有率高达80%以上,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扛起了上海都市农业信息化前行的大旗。

拥抱着新农村广阔天地,沐浴着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阳光雨露,先后成功实现了从生存到做产品、从单一产品到系统产品的两次转型,更为下一阶段面向全国布局集成系统打下了基础,我们为此专门成立了更加专业化的上海农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始了服务全国、实现农业信息化资源价值的新追求。”上农信董事长占锦川说。

从猪场起步的IT企业

上农信副总经理王健用一套“哑铃理论”和“橄榄球”形象描述了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国农业信息化产业发展现状。

王健认为,农业信息化产业形如哑铃,重在两头,一头是农业基础包括农业大数据的采集等,另一头是信息化的高价值包括在实时诊断专家系统指挥下获得的低消耗高产出等,IT技术、传感器等产业是中间,利用中间做大两头才是农业信息化的正道。

作为信息化企业,上农信从一开始就自觉向两头用力,从而形成了‘下得了猪场上得了厅堂’的局面,走出了一条厚积薄发的发展之路。”王健说。

IT是高大上的标志,真能下得了猪场?“2006年我们公司只有20个员工,为了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可应用的目标,我自己带了4个IT人才到奉贤一家猪场,一呆就是半年。”占锦川回忆起8年前的事,恍如昨天。

记者了解到,2002年上农信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了以信息化手段管理、监控源头实现追溯食品安全的理念,虽然因此获得国家863项目资助,但由于对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不熟悉,一直找不到最佳执行方案,直到5位人才进猪场半年之后。

因为下得了猪场,企业成就了第一个第一,即第一家成功开发“可应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企业。

占锦川告诉记者:下猪场不但做成了受市场认可的产品,还让企业明白一个道理,做农业信息化,只有沉下去,接地气,深入一头,才有可能成就另一头,最终沉淀出做大两头的企业文化。

融合发展成就企业独特文化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农业信息化面对的是IT与农业这两大代表着现代与传统文化的特殊产业,要发挥文化的力量,就要形成让两种文化自觉融合的企业文化。让一个以追求效益为根本目的的企业去思考两种文化自觉融合的课题,似乎很不现实,但出乎意料的是,上农信的产品创意和产品落地恰恰反映了文化融合的自觉。

在展示上海农业信息化成就的场合,相信人们对其中一幅图片的印象会特别深刻。照片里,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一台不大的设备前手拿着电话眼睛盯着设备屏幕,他正通过设备和在后台提供实时服务的同志进行交流,这台设备就是依托上农信核心技术开发的“农民一点通”。

农民一点通”的灵感来自何方?

至今对当时的灵感突发仍觉得不可思议,看到酒店大堂‘视屏服务系统’之后,突然就萌生了一个意识:为何不能把它复制到农村,让农民享受到信息化发展的成果呢?”占锦川回忆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上农信农产品安全管理和追溯产品体系已涵盖了从生产基地、加工配送中心、批发市场到零售终端的全产业链,首批40台“农民一点通”于2007年在松江落地之后,上海市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郊区1391个涉农行政村的农民很快用上了“农民一点通”。

特别是当农业物联网开始在国内兴起,上农信的表现再一次证明了现代与传统两种文化融合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

2012年12月,农业部启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上海成为全国首批三大区域试点之一,上农信凭借果蔬及食用菌物联网、大田物联网、农机物联网等5大类综合解决方案,再次站在了产业的前沿。

而在之前的2011年,上农信继成立国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农业物联网创新推广中心后,先后组建了上海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农业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藉此着手农业物联网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以及物联网核心技术的转化、推广和应用。

因为产品符合时代需求,上农信这些年获得了不少产业资源,成了上海农业信息化资源集聚的洼地,相信随着企业集成系统技术的不断突破,会吸引更多的资源,作出更大的事业。”谈到上农信,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信息中心主任丰东升颇为感慨。

刚刚结束的青岛农交会上,升级版的“农民一点通”再次吸引了眼球,在满足郊区农民分享农业政策、农技推广、专家咨询、村务公开、涉农资金公示及三资公示等服务外,又增加了便民服务,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做手机交通卡充值、水电煤交付、信用卡还款、医疗预约挂号等。

日前,农业部信息中心与上海农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事业单位与市场主体单位的合作模式这一事关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探索拉开序幕,上农信又一次成为引领都市农业信息产业的“头羊”。

在创新中不断超越自己

2014年9月中旬,第八届国际猕猴桃研讨会暨成都猕猴桃节在都江堰举行,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除了在猕猴桃园里的200亩示范园看着热闹,对于为什么示范园里的猕猴桃品质最好,也摸出了门道。

据都江堰猕猴桃研究所专家蒲什华介绍,这200亩示范园整体布置了上农信的物联网系统,在该系统中,集聚了产品安全追溯和精准控制两大功能。

都江堰猕猴桃研究所30年积累下来的技术数据通过该系统得到精准执行,自然产出最高品质的猕猴桃,这是以前不敢想也做不到的事,上农信通过一年时间就做到了,真棒。”蒲什华说。

而这样的好口碑,在上农信产品所在地如内蒙古、海南等天南海北之地广为传颂。

基于产品及服务的好口碑,上农信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发酵。2014年8月4日,江淮动力发布公告,以11400万元购买上农信子公司上海农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60%的股权,在股权转让的基础上还将追加投资1个多亿元,加强上农信在农业云服务平台建设及移动互联网手持终端两大领域的应用研发,同时,双方年内将共同投资1亿元,合力组建农业物联网专业公司。

江淮动力因为从农机发动机配套商成功转型农机整机供应商而笑傲中国农机市场,记者了解到,江淮动力此次巨额投资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服务快速实现从传统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型,对上农信而言,则缓解了资金的压力,还利用上了江淮动力的全国性市场网络,从而加快了把信息化技术转化成核心竞争力、占领行业高地的步伐,因此,两家公司跨界资源整合被业界称为成人之美、成己之美的典范。

上农信总经理朱轶峰告诉记者,上农信的好口碑来自产品技术链全面对接上了农业全产业链,包括农机物联网综合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以农机作业质量监控终端与调度指挥系统展开农机作业服务,从而全面提升农机运行的效率,江淮动力由此看到了公司的实力和潜力。

而在占锦川看来,跟江淮动力的合作加快了上农信第三次转型的步伐,合作激起的市场反应将有利于上农信产品高效布局全国、服务全国的新战略。

从产品到服务,上农信布局第三次转型

从2014年8月以来,上农信好事接连而至,先是与农业部签订了中国农业物联网共建战略框架协议,10月22日,上海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信息中心三方签署了合作共建“农业云联合实验室”的协议,实验室将在农业物联网规划及核心技术研究、农业云平台建设与大数据分析两个方向开展研究,沿长江而上的战略布局通过南京、成都等地分公司的落地而显得务实有效。

这些好事,展示了上农信从产品到服务、从上海到全国战略的顺利进展,也让市场看清了上农信第三次转型的雄心。

副总经理杨张兵告诉记者:通过农业物联网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实现集成系统全面开花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用产业化思维谋划和推动中国农业信息化工作的智慧和纲要,第三次转型是水到渠成的事。

只是,一个15年前3人起步,如今也只有120人的企业,虽然集聚了其他企业无法企及的政策性和市场资源,也得到资本的强劲支持,但如果没有对应的人才资源,很难实施企业的新战略。

记者了解到,上农信人才培养从一开始就紧跟了融合现代和传统的企业文化的脚步,形成了企业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是,通过产学研跨界资源整合,由企业出面给IT专业人才同步输送农业知识、给学农的不间断地灌输信息化技术。

2013年,上农信人才培养模式又增添了新的内容,12位刚入学的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新生成了“农信班”的首批学员,与其他大学生不同的是,这12位新生从进校门那一刻开始就拥有了上农信准员工的第二身份,除定期到企业实习享受一定津贴的准员工待遇外,在为期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在学习农业专业知识的同时,还接受由上农信老师为他们提供《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化》这两门特殊科目教育。

实施企业战略、实现发展目标,必须先解决人才问题,除了现有的培养模式,我们还在探索,通过培训志同道合的各地农业信息化公司团队,培养符合信息化时代要求的人才,从而联手推动中国农业信息化产业从各自封闭到相互开放、从自成一系到标准统一,从而尽快体现农业信息化的价值,最终通过农业信息化价值实现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速度和质量。”占锦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