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创业减企业负担 沪拟为初创微企业补贴社保
11月20日消息:截至去年底,本市中小企业已达到39.7万家,上缴税收占全市企业税收总额一半以上,从业人员占全市企业从业者总数的75%以上。然而,用工成本高、社会负担重仍是阻碍这一经济群体持续良性发展的瓶颈。昨天,市人大常委会十六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中小企业竞争力报告。会上传出消息,上海将在全国先行先试,为小微企业试行结构性减税,并实施分层次用工制度,为用人成本“减负”。
逾7成职工供职中小企业
数据显示,2010-2013年,本市纳税企业户数从76万户上升到99万户,到2013年,中小企业39.7万户,比2010年增加5.4万户,增长16%。中小企业户均实收资本、营业收入分别达到980万元和2551万元,比2010年增长31%和37%。
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至去年底,全市5140家高新技术企业中90%以上为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4万户。从进出口总额来看,去年中小企业为2806.7亿美元,占全市总额63.6%。全市著名商标企业中私营企业占比接近50%,至去年底,中小企业拥有的上海名牌达到268项。另外到今年9月底,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小企业超过100家。
在全市税收总收入中,45%来自于中小企业,去年税收总额逾4922亿元。在吸纳就业人数上,至去年底中小企业从业人数超过882万人,占全市企业从业者总数逾四分之三。
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长
市人大常委会在今年的专题调研中发现,用工贵等老大难问题始终存在于本市中小企业中。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了季节性、结构性招工难。不少企业担心,阶段性用工短缺今后一段时期内将长期存在。而用工难伴生的一个问题就是用工贵。调研发现,人力成本占中小企业总成本比重较高,随着最低工资线逐年提升、社保支出增加,中小企业将面临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长的考验。
市人大常委会为此建议,探索更具可操作性的灵活用工政策,减少用工刚性约束。
社保费用或试行补贴
市经信委主任李耀新昨天透露,正在研究分层用工政策,将通过补贴社保费用的方式,为初创型微型企业减负。据市人保局统计,去年全市从业人员五人及以下的参保企业有30.7万户,占全部参保企业总数的70%,其社保缴纳金额占全部企业社保缴纳总额的3.6%。对这部分企业给予部分社保费用补贴,对鼓励全民创业、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用工积极性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李耀新还透露,正在研究结构性减税政策。去年全市年纳税额低于1万元的企业有46.5万户,占纳税企业户数47%,其纳税总额仅占本市税收总额0.11%。全部或部分减免这部分税收,对全市税收影响很小,而对激发这批企业活力却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