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日均出车千次仍供不应求 急救医生缺口达1/3
盛夏时节,上海市中心城区院前急救业务量迅速上升。据来自“120”急救叫车系统的最新统计,近期日均出车量高达1000至1100车次。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负责人表示,基于持续高温和院前急救人员紧缺的现状,本市救护车运行面临巨大压力。
每天增加3辆值班车
为有效应对夏日急救高峰,市医疗急救中心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在本市进入高温季节前,即对“战高温”作了具体部署,包括调配力量,充实运能,积极增加院前急救运能,保持当班车数量与业务量同步增长。
据了解,从7月7日开始,本市“120”管理人员就全部参加工作日出车,以保证每天增加3辆值班车。高峰时段,中心城区可投入运行的当班救护车达到120辆。为加快周转,中心增加了激励机制,鼓励院前急救人员积极出车,快速出车,安全出车。急救中心还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车辆装备、通讯设备和分站设施的保养和维修,缩短维修保养响应时间,服务一线,做好保障。
为真正实现“确保急救”的目标,市医疗急救中心正进一步合理分配和利用急救资源,深化分类救护模式,通过行政人员加班、增加普通转院和送回家车辆等,适当减缓急救车压力,确保真正的急救需求。
分级就医加快周转
据介绍,目前在急救出车任务中,约有1/4的病人并非十分危重的救治对象,而且很多病人不论病情轻重都希望赶往三甲医院看病,造成这些医院的急诊人满为患。当救护车到达时急救病人无法快速“落地”,车载担架经常被“借用”以便病人后续检查治疗,产生俗称的“压车”现象,严重影响救护车的后续任务和有效周转。
市医疗急救中心负责人说,目前救护车运能有限,希望广大市民和患者能理解“120”的出车压力,并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合理利用急救资源。尤其是在高温期间,病人及家属应根据病情轻重缓急,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原则就近分级就医,合理呼叫120和使用救护车,理解与服从院前急救人员的分流就医建议,让各类医疗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专家建议,类似一些轻微的外伤或成人的低热等小毛病,患者可在家人陪同下或自行去附近医院就诊。如果是行动困难、抬抱不便的患者需转院或送回家,家属可呼叫“120”,尽量避开上午8时至12时的早高峰时段。据了解,目前本市“120”普通转院和送回家服务,均采取排队等候形式,一般情况下需要等待2小时甚至更长。
急救医生“出大于入”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办公室主任管敏介绍说,“十一五”以来,全市急救站点从原来的58个增加至现在的116个,翻了一番,平均每2个街道(乡镇)就拥有一个急救站点;救护车从原来的240辆增加至目前的616辆,增长157%,平均每4万人配置一辆救护车,略高于5万人一辆的国家标准,基本建立了覆盖全市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同时,在市中心平均每2个街道就设有一个急救分站,平均服务半径减少至3.5-4.5公里。急救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现在上海最缺的就是急救医生。”管敏介绍说,由于急救医生的收入待遇普遍不高、职业发展空间局限,原有的急救医师队伍也出现人才流失的不稳定现象,造成急救医师缺口较大,严重制约急救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最新统计显示:到2013年底本市“120”有急救医生660余人,而按“十一五规划”,本市应配置急救医生1000人以上,目前缺口达1/3。
为了补缺,本市向外省市招聘急救医生也从原先的邻近省市拓展到东北、海南等地。令人遗憾的是,近三年内,急救医生的总体情况却是“出大于入”。而且,辞职的医生大多是30-40岁的中坚力量。在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工作5年的医生已属“老同志”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不断上升的院前急救量。近十年来,上海“120”的院前急救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2013年,本市救护车年出车次为62.8万,创历史新高,位居国内各大城市之首。数据的背后,是全市所有急救人辛勤的汗水和忘我的付出。
截至2013年底,上海户籍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27.1%,而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增速超过了老年人口平均增速。由此可预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本市“120”仍将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据悉,为了缓解“120”急救医生紧缺的现状,上海建立了院前急救医师定向培养制度。去年9月起由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接受委托,增设临床医学(院前急救)专业方向,实行免费培养,并与各区县急救中心签署免费培养定向就业协议。目前,已完成院前急救定向培养首批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