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4人荣获“第七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称号

30.09.2014  11:24

9月26日,上海市科协和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设立的第七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正式揭晓,30名40岁以下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与往届英才10名、提名奖10名的名额配置不同,该奖项今年首次对候选人进行分类评选,分为基础研究类、成果转化类、企业创新类,每类英才10名,体现了对企业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泽洲出席颁奖仪式。我校有4名科研人员入选,其中2名获基础研究类: 化学系邓勇辉,生物医学研究院徐彦辉,2名获成果转化类:基础医学院王满宁,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

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评选旨在表彰和奖励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对上海市倡导和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力举措。

附:获奖人员简介:

1、邓勇辉,1977年5月生,复旦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功能多孔无机非金属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具有优异磁学功能、生化传感性能和催化活性的功能多孔材料。在Adv. Mater.、 JACS等国际顶级材料和化学刊物发表SCI论文72篇,论文他引用超过3300次,H指数为32。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共计45篇,其中IF > 8.0 的论文共29篇,单篇论文引用最高587次,引用频次超过100的论文共计10篇, 9篇论文入选ESI 高引用论文。撰写中、英文学术论著各一个章节。获得授权专利12件。 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2项,包括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徐彦辉,1977年3月生,复旦大学研究员。系统地阐明了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关键酶催化,底物识别和酶活性调节的分子机制,从结构生物学的角度推动了我们对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深入理解,为学科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并为靶向药物设计奠定了基础。从2004年至今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2篇,总影响因子251,被SCI他引761次。近5年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包括Cell(1篇),Mol Cell(1篇),Proc Natl Acad Sci(1篇),Genes & Dev(2篇),Cell Research(4篇),J Biol Chem(2篇)等,总影响因子136。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王满宁,1977年2月生,复旦大学副教授。作为技术负责人研制的excelim-04型手术导航系统实现成果转化,在全国30余家三级医院推广应用,开展导航手术2万余例。该系统先后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欧盟CE认证,取得了国内和欧盟等国际市场的准入资格,打破了国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局面,压低了进口产品虚高的价格,降低了医院采购成本和病人使用负担,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近5年发表神经导航相关SCI论文十余篇,其中两篇论文发表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国际权威杂志Neurosurgery上,有关提高神经导航精度的博士论文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人脑动态建模、定位与功能保护新技术及其在神经导航中的应用”201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二)。

4、阚海东,1974年7月生,复旦大学教授。从事环境与健康的教学科研工作。带领团队完成了我国最大规模大气污染与居民死亡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成果被应用于我国2012年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工作;完成了发展中国家首个大气污染队列研究,成果被应用于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污染疾病负担评估;发现粒径在0.50微米以下颗粒物浓度与居民健康危害的关系最为显著;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日温差的健康危害;发现热浪影响健康持续时间短暂,寒潮危害持续时间较长等;发现急剧的社会环境波动是影响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城市复合型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2009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