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产业就这样诞生了 自贸试验引发的新思考之三

10.12.2014  22:03

 
      一堆废旧电脑主板,能搞出什么新名堂?伟创力(上海)金属件有限公司的答案是:4600万元出口额,全部做维修而得,历时一年半。

  市场乐见的这一结果,其实得益于上海自贸试验区入境维修业务监管制度的改革。企业称,此举使上海这块土地上又创造了一个新产业——入境维修,直接左右了众多自贸区内制造业企业的转型路径。

  曾经,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境外送修的电脑主板,在我国属于进口旧机电产品,在装运到我国之前,需要先到国家质检总局直属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再凭备案凭证联系海外具有相关资质且被我国认可的检验机构进行预检验。

  正是这一道环节,曾让大多有志于发展入境维修业务的中国境内企业望而却步。

  据伟创力高级海关物流经理陈霞介绍,按照国际行业惯例,进口电脑主板等旧机电的维修交付周期一般在两到三个月,超过这一时间,会被客户认为“不专业”、“不靠谱”,想谈后续合作,难度可想而知。

  麻烦的是,海外有资质且被我国认可的检验机构设点并不多,北欧的检验要找荷兰、南欧的找西班牙、墨西哥的找美国,这样的预检验少不了长途奔袭。换一个更偏远的国家或地区,其旧机电要进入我国境内维修,海外预检验耗上两到三个月时间很平常,再加上之前的国内备案和之后的报检及到货检验环节,所需时间基本耗尽客户耐心。

  伟创力方面直言,曾因此损失不少订单,一些很有合作意愿的客户,最后都无奈将维修业务转投东南亚。

  现在,“感到前所未有的方便

  纵观全球,维修服务已经成为众多制造业企业的刚需。继续高筑政策壁垒,境内企业将失去竞逐世界舞台的信心,上海也将错失成为全球入境维修产业关键节点的先机。

  支持上海打造贸易便利化高地,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去年跨前一步改革监管制度,授予首批自贸区内企业开展入境维修业务资质,并免去了他们进行海外装运前检验的环节。不止如此,检验检疫部门还简化了之前的备案手续,原本要跑市局的审批,改由在申请企业所在当地分支机构审批。

  作为首批受益者,去年5月,伟创力进口的入境维修产品,得以在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外高桥保税区办事处完成备案,此后仅过了3个工作日,这批产品就完成了报检和到货检验,迅速进入维修生产线。

  今年,入境维修业务监管制度的便利化再度升级。自贸区内有资质企业通过前期风险评估的,其进口低风险的入境维修用旧机电产品,不用每批次都备案,同一型号的只需备案一次,获得核准证明后,在有效期内,货物到达口岸后可直接报关报检,这样一来,不仅进一步节省了货物进口申报审批时间,也降低了货物在港口等待的仓储费用。

  目前,像伟创力这样高信誉供应商的进口电脑主板入境,同型号最长免备案有效期可达半年,和一年半前境遇相比,企业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方便”。

  未来,距全球行业关键节点更近

  “在海外市场,效率就是实力,自贸区入境维修业务监管制度的改革,让我们的市场效率提速了几十倍。”陈霞不禁感慨起公司现在门庭若市的景象。

  如今,伟创力的维修生意已经做到了美国、西班牙、印度、新加坡、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照此势头,入境维修业务有望成为其继精密钣金制造、部件或整机装配和测试集成之外的第三大主业,进而带动这家以制造业起家的企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升级。

  享受到上海入境维修业务监管制度改革红利的企业,绝非伟创力一家。截至目前,上海自贸区已有12家企业通过入境维修企业资质评估,维修产品范围涉及计算机设备、机械设备、通信通讯设备等。截至今年7月,自贸区共受理申报入境维修产品4341批,涉及金额8761万美元;受理维修完毕出境产品11384批次,涉及金额13547万美元。

  借助入境维修业务监管制度改革创新,上海距离成为全球入境维修产业关键节点更近了一步。像贝尔集团就已将自贸区贝尔维修中心作为亚太区主要的海外维修中心,为亚太地区超过10个国家提供产品维修服务。随着自贸区维修业务优势的逐渐展现,贝尔集团辐射亚太区的维修分拨中心也有望在自贸区内建立。

  与此同时,伟创力也正在积极扩大产能,预计今年入境维修业务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同比增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