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交大教师走进闵行江川中小学,打破大中小学段衔接壁垒,构建特色科技课[图]

11.10.2017  13:07

闵行区“江川—交大”学区将打破大中小学的学段衔接壁垒,探索课程衔接贯通,逐步构建科技特色课程群,形成特色课程链。 

大学教师进校园、名师送教、师徒跨校结对,以多种“大手牵小手”的新颖方式,来实现高校和基础教育共享优质师资。今天(10月10日),交大附中(闵行)教育集团、“江川—交大”学区成立。到2020年,闵行区将利用3年左右时间,借力江川地区深厚的地域文化和上海交通大学雄厚的教育资源,全力打造以科技创造为特色,富有个性化教育特点的“江川—交大”基础教育学区。 

江川路街道地处闵行区西南部,是上海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历史悠久的老城区。江川地区基础教育学校数量众多,但面临新的形势和发展需求,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部分学校校舍陈旧,办学空间狭小,区域地理位置以及前一段时期的生源减少,使得教师招聘存在一定困难。 

闵行区江川路街道辖区内共有中、小、幼学校35所,学生共计2.3万余人。

如何不断提升江川地区的基础教育?针对“江川—交大”基础教育学区建设,闵行区教育局局长恽敏霞表示,学区将采用开放式办学、集群式发展以及个性化教育策略。“江川—交大”学区建设将充分依托上海交大的人才优势,挖掘“零号湾”、南部科创中心的科创元素,加强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据介绍,在师资队伍方面,充分发挥学区内教授学者、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综合运用大学教师进校园、名师送教、师徒跨校结对、特需教师配送等多种方式,共享优质师资。同时探索建立学区内教师干部的柔性流动制度。在课程资源,围绕学区学生贯通培养目标,打破大中小学的学段衔接壁垒,探索课程的衔接贯通,逐步形成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高中与大学的衔接课程。学区还将借助上海交大和南部科创中心的资源,逐步构建科技特色课程群,形成特色课程链。上海交大等高校为学区各学校提供丰富课程资源、师资资源、设施资源,为资优学生一贯制培养开辟发展通道。 

闵行四中的学生正在进行棒球精彩对决。

随着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建设发展,以“上海交大附属”冠名的一系列中、小、幼学校相继落户江川,给该地区基础教育带来新的发展生机。据最新统计,目前江川路街道共有中小幼学校35所(含分校、分园49所),学生共计2.3万余人。针对江川地区现有学校大多班额较小、师生比例较高,学区将实施个性化教育策略。闵行区教育局有关人士强调,学区建设也不是要求学校“同质化”、“开连锁店”,而是要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特色办学。在闵行中学教育联盟和交大附中闵行教育集团“一体两翼”的发展下,未来“江川—交大”学区可在“满足学生差异发展的课程体系、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经历的教学系统、基于证据的个性化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家校环境”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区域“面向未来的个性化教育”探索经验,满足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表示,希望借助交大的科研能力等,发挥高校对闵行基础教育的辐射作用,让更多中小学成为百姓口中的“家门口好学校”,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目前,闵行区各阶段的基础教育学校有近400所。在上海,闵行区基础教育总量位居全市第二。在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看来,“江川—交大”学区是上海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上海交大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来引领基础教育发展,以此积累更多的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合作办学的示范经验。 

据悉,根据上海市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和新优质学校办学计划,今年全市学区和集团办学数预计将覆盖约六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数约占全市一半。 

来源:上观新闻 2017.10.10 

原文: 交大教师走进闵行江川中小学,打破大中小学段衔接壁垒,构建特色科技课

2017年9月19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1、新民晚报:我想请问一下贾主任,人民政府
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相关情况
  9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