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印迹]现代大学管理体系初探索

17.12.2015  15:01

[编者按] 2016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即将迎来一百二十岁华诞。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建校至今始终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在跨越三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谱就了薪火传承、思源致远的历史篇章,也汇成学校文化和精神的宝贵财富,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从涓涓细流汇成滔滔大江的历史印迹。值此欣逢校庆之际,特推出“120周年,交大曾经走过”“交大印迹”专栏,彰往考来,发扬踔厉,崇树风徽。

蔡元培就任校长

1928年1月31日,国民政府委员会在南京召开第36次会议,蒋介石、于右任、蔡元培、王伯群等国府委员参加会议。会上,交通部长王伯群以“交通大学是工业界重要大学,关系国家前途者甚巨,主持者非耆德硕学之士,必不足以孚众望”为由,提议任命蔡元培为交通部直辖第一交通大学校长。会议决议照准所请。2月3日,南京国民政府正式任命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兼任第一交通大学校长。    

任命蔡元培为校长受到学校上下一致的欢迎。2月20日新学期伊始,蔡元培到校就职视事,这是他继1902年南洋公学“墨水瓶事件”中辞去特班主任后再次到校任事。全校师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就职仪式,欢迎这位民国元老、教育界前辈,学校各处张贴“有了蔡校长莫愁减费”、“欢迎改进新交大的蔡校长”等标语,期望他的到来能结束交大变动的局面,更期望他能以改革北大的成功经验办好新交大。    

在就职演说中,蔡元培说明了应请就任校长的原因:“顾及欧美各校,其校长不必具有专门之学术,且大学校长多为名誉的,顾敢应王部长所请而来。”当日,蔡元培主持召开第一次校务会议,会议通过他提出的各项议案,决定重设教务处,统摄全校教务;添设注册处、训育委员会等机构,聘请吴稚晖、杨杏佛等主持训育委员会,以加强学生思想、学业及生活管理;宣布减收学生学费,每学期减20元,免收图书费、试验费、仆费等杂费。减费措施使学生们欢呼踊跃,延续半年的“驱符减费”学潮终告解决。不久,蔡元培商请交通部将学校每月经费1万元增加到1.5万元,并提高教职员薪金发放比例,自2月份起薪金由七五折改为八折发给,尽管提高幅度并不是很大,却有利于安定人心。    

改“科门”为“学系

减收学费和增发薪金额度,只要经费宽裕换个其他校长也可以办到。但是,实行教授会议制度和改科设系,在当时恐怕只有像蔡元培这样的教育大师方才能够做到。轰轰烈烈的北大改革是蔡元培的空前绝响之作,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现代大学理念由此而始。    

蔡元培因事务缠身,聘任交通部程孝刚为秘书长,负责日常校务。在蔡元培执掌交大的短短数月里,通过他的助手程孝刚、杨杏佛在交大履践他的教育思想,给交大带来了新气象。4月,程孝刚依照蔡元培的教授治校主张,举行第一次全体教授大会,集体决策重大校务,实行民主管理校务。    

改科设系是蔡元培学术自由思想的体现,也是他曾在北大进行教学管理改革的一项内容。到交大后,他努力推动设立学系的教学体制改革。    

交大的教学单位从1906年的第一个商务专科开始一直是科门建制,它是按照专业来设置的。到1921年改组交大时,在科内部又细分若干小专业,称作“”。至1928年交大共设置交通管理、电机、机械三科,所有的课程以科门要求而设置。这种以专业分类的横向式教学建制,利于该专业教学与管理,却造成一校内其他教学资源分割,各自为政,且不利于公共基础课的管理。学系是一种纵向式教学建制,可以统合一校内部同类课程,使之加高加深,利于学科学术化发展。    

在就职当日召开的校务会议上,蔡元培就提出改科门为学系的建议,杨杏佛代表他说明了科门的弊端和设立学系的优点。由于大多数教职员已习惯于历年的科门设置,对学系概念则一知半解,讨论无甚结果。之后,蔡元培嘱咐程孝刚、杨杏佛起草书面提案,并与教职员做详细解释。4月27日,程孝刚在第一次全体教授大会上,正式提出经过蔡元培审查的设立学系的提案,拟将所有课程归纳于几个学系之中,按照专门大学的性质不宜过细的原则,暂时设立国学、外国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经济、管理、电机、机工等9个学系。    

科系并存 渐入佳境

在这场事关学校教学质量与课程管理的讨论中,有人主张交大为专门工科大学,无需如普通大学一样设学系;有人主张设系可以连通同类课程,增进教学效率,而表示赞成;有人则主张数、理、化等基础课可以设系,专业科毋庸改系;议论纷呈,莫衷一是,结果还是不能达成共识。4月30日,蔡元培、杨杏佛亲临学校,就设立学系再次组织召开全校教授大会。在听取了教授们的意见后,蔡元培提议先行设立数、理、化及中国、外国文学5个学系,其余各系再行审查,并表示未尽完善之处再行斟酌。这种循序渐进的民主做法获得通过。    

不久,这5个学系相继成立,各科仍照旧未改,从而使交大建立起科门、学系并存的教学建制。这种纵横相间的模式在借鉴北大教学改革经验同时,兼顾实际考虑了交大历史现状与学校性质。    

新设各学系将原来分散在各科中的同类基础课程统一规划,完善连贯,提高学术质量,并制定各课程学分,以供各专门科采用,学系的设立是走向学分制的预备;各科属于工科专门性质,课程较广泛,不必再分学系,它依据需要采用各学系中课程及学分数,又使分散的学系组合起来。再于科系之上设置教务长,统筹安排全校教务,协调科系联系。改科设系与科系并存使交大教学体制规范化,课程设置系统化,推动基础课程水平的提高,使学业管理的班级制逐渐转向学分制。    

以教育大家身份来办理交大的蔡元培,本可以再为交大绘就一些大手笔。然而此时的他已是诸事缠身,不仅身系党政国事,而且心系着以实现他教育独立思想的大学院制。1928年6月21日,蔡元培因政务繁忙而辞去校长职务。此时,离他就职日正好整4个月。1902年11月蔡元培因“墨水瓶事件”离开南洋公学时,距就任特班主任也就一年有余。不过,巨人的足迹确实独放异彩,前一次他使南洋学生体验真理真知;这一次他又为交大带来了现代大学管理理念。    

(供稿: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