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交大:“三大创新体系”促进协同创新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国大学的使命就是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创新引擎和源泉。作为顶尖人才培养的高等学府,大学的根本价值在当今社会中该如何体现?8月28日,在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作交流发言时,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指出,大学存在的根本价值,在于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提供创新的活力。
构建“三大创新体系”
张杰说,上海交通大学把发展目标定位为建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三大创新体系”:创新人才成长体系,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思想文化创新体系。建成这样卓越的三大创新体系的关键是要实现向内生驱动发展的“三大转变”:发展模式上实现从行政主导向学术主导的转变,管理模式上实现从“校办院”向“院办校”的转变,激励方式上实现由学校主导发展向师生自我实现的转变,就要完善以制度激励为主线的大学治理。这就是交大近年来坚持的发展理念:即“三大体系”的发展目标、“三大转变”的发展模式和“制度激励”的发展主线。
自“2011计划”实施以来,上海交通大学进一步认识到,“协同创新”不仅是高校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的主要抓手,更是高校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需求。“这几年,我们紧紧围绕大学的创新使命,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体系,激发师生的创新活力,”张杰说,“学校支撑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核心创新能力和国际学术影响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并在协同创新中心的创建中得到了检验。”
在张杰看来,国家的“2011计划”中,核心任务是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转变高校创新方式。为此,上海交通大学便开始大力推动以制度激励为主线的体制机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两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炼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实施“引育并举”的人事制度改革、“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好奇心驱动和使命驱动”的科研体制改革和以激发内生动力为目的的综合预算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学校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2011计划”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汇聚创新思维的高水平人才
张杰认为,一所大学的创新能力是由其师资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定义的。上海交大师资队伍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提出“人才金字塔”发展规划,启动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大规模引进和校内青年人才的批次培养。第二阶段,全面启动分类发展改革,引导现有师资队伍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和岗位。第三阶段,构建长聘教职和长聘教轨师资队伍体系,全面推进引进师资人才与现有师资人才发展道路的并轨。
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学校高水平人才快速聚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其中,由海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引进的国家顶尖千人计划专家1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增至93人,上海千人计划专家增至86人,青年千人、优青获得者和青年拔尖人才增至93名;由本校教师中成长的长江学者增至117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增至101人;973项目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增至47人次,逐渐形成了“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的创新文化氛围。
倡导“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
张杰介绍说,学校制定政策和激励措施,取消论文现金奖励政策,倡导并推进科学研究从“论文导向”向“问题导向”的转变,将科技创新的目标聚焦在解决世界科技前沿问题、国家重大需求问题以及重大人文社会科学问题;将“任务与资源挂钩”的年度考核制度改革为6年一个周期的国际同行评估,逐渐形成了“学术为本、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和鼓励原始创新的宽松、宽容、宽厚的学术环境。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交大全校的创新活力和激情被极大地激发,学校整体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学术影响力得到快速提升。张杰说,在表征学校整体创新活力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上,交大教师和学生屡创佳绩,获资助青年基金项目数连续6年全国第一;获资助面上项目数连续5年全国第一;资助项目数连续5年全国第一;获资助经费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2014年获资助重点项目数首次跃居全国第一。国家科学技术奖表现突出,2008-2012年以第一完成单位共获29项,全国排名第二。2013年学校科研经费达25.4亿元;SCI论文数是1996年的65倍;文科SSCI论文数是2006年的12倍。在世界范围有重大影响的科学突破开始显现,2012年、2013年分别有1项成果入选《Science》“世界十大科学突破”。
优化学科布局
根据“学术发展路线图”的规划,上海交通大学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培育学科生长点。在扶植新兴交叉学科快速成长上,学校出台了促进交叉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十项政策;大力推进医、理、工、文的深度合作,设立医工交叉基金、文理交叉基金等,鼓励和支持教师突破学科壁垒开展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建立了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生物研究院”和Med-X研究院等平台,有效实现了学科间的优势叠加。而在学科调整上,交大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主动压缩学科规模,把69个学科减为56个,使得学校得以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
张杰介绍说,根据国际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的统计,2014年上海交大达到全球1%水平的学科数为16个,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12个,增幅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一。在工科、理科、生命医学、人文社科四大板块中的大部分学科均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人文社科是首次晋升全球前1%,学校已经基本形成了具有世界影响的综合性大学的学科框架。占学校约一半体量的工科的整体水平位列全球50强,理科晋升到全球150强,生命医学位居全球200强,人文社科也已首次进入全球300强。
建设各类创新平台
张杰表示,交大充分发挥各类经费的宏观调控,有效保障经费投入向创新能力建设倾斜。在“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中,一期安排创新能力建设经费(含高水平师资引进和人才队伍建设)占总经费的38.2%,二期占54%,三期达到65%。学校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围绕队伍、基地、项目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建设了一批校级创新平台和学科级创新平台;同时,整合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和学校自有的科技发展基金,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学校开展自主科研,2008-2013年度学校累计投入资金达到3.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支持教师开展原创的自由探索项目,交大还专门设立“奇思妙想基金”,累计立项总经费2030万元。
近年来学校在前沿基础领域取得了一批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成果。比如,拓扑绝缘体实验研究、太阳耀斑磁重联过程的实验模拟研究、微生物代谢过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研究等;在国家战略需求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取得了数字化造船、数字电视技术、离子膜技术、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轻质高强新材料、核电设备大锻件制造技术、青蒿素等为代表的核心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实质性介入了水专项、转基因、核专项等重大科技专项的研究,金融中心研究、东京审判等文科研究成为政府部门决策的重要智库。
创新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力求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与闵行区共建了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与此同时,学校还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成立能源、核电、空天、智能电网、新农村发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若干高水平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用结合,与国家电网、中海油、航天科技、中国商飞、上海电气等一批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拓展了实质性、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云南、广西、贵州、内蒙古、辽宁等近十个省市建立战略合作,建立深圳研究院、无锡研究院、中原研究院、云南(大理)研究院等地区综合研究平台,切实发挥了学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