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十三五"规划解读 聚焦大气、水、土壤环境

22.03.2017  00:13

  “十三五”是上海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关键期。记者今天从上海市环保局了解到,《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日前已由上海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上海“十三五”环境治理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大气、水、土壤等3个方面。根据规划,到2020年底,上海PM2.5年均浓度要达到42微克/立方米左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力争达到80%左右;至2020年力争消除所有中小河道黑臭水体,同时,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数量比例要高于75%,原水供水总量的90%以上要达到优良水平,广大市民将喝上更优质的自来水。

  据了解,《规划》注重四条原则: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和“底线思维”;更加注重“接轨国际”和“率先引领”;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依法严管”;更加注重“科学治理”和“创新驱动”。

  《规划》确定五大任务。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大气方面,以PM2.5和臭氧污染控制为重点,完成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和集中供热锅炉清洁能源替代,推进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加强机动车检测监管和尾气治理,继续推广新能源汽车,推进老旧车辆淘汰,加强船舶、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深化扬尘、秸秆、餐饮等污染治理。

  水方面,以保障饮用水安全和改善水环境质量为重点,完成黄浦江上游金泽水库和相关工程,实施30余座污水厂提标扩建和新建工程,加强污水管网建设和截污纳管,开展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土壤方面,以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为重点,加强农用地分类管控和安全利用,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

  重点区域方面,滚动实施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坚决消除“五违”问题,加快推进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

  强化产业污染防治,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工业领域,以环保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重点,严格环境准入,强化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完成3000项以上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培育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农业领域,以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大幅削减畜禽养殖总量至200万头以内,保留畜禽牧场按高标准完成污染治理,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固废领域,以提升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为重点,逐步实现分类减量全覆盖,继续完善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提升各类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实施生态空间管控,增加绿色生态空间。生态空间管控方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实施分级分类管控,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逐步提高生态用地比例,完善环境功能区划。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继续推进绿地林地建设,全市新增绿地6000公顷、林地30万亩,建成松江、青西、嘉北等7座郊野公园一期,持续推进崇明生态岛建设。

  强化环境风险防范,确保城市环境安全。完善城市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危险废物源头管控和全过程监管,提升辐射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上海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空间规模、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具体指标:提出了环境质量、环境治理、生态空间、总量控制等四大类20项指标,更加突出“底线约束”。其中,约束性指标14项。

b2c754c1864a1c56e416d16ac9c83890_640x480.jpg

  环境质量方面,“十二五”末的2015年,上海市PM2.5年均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0.7%。而到2020年,上海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力争达到80%左右,PM2.5年均浓度降低至42微克/立方米左右。届时,上海市民每年将有更多时间呼吸着清新空气,行走在蓝天白云之下。

  2017年底,上海市中小河道将基本消除黑臭,至2020年力争消除所有黑臭水体。同时,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数量比例高于75%,原水供水总量的90%以上要达到优良水平,广大市民将喝上更优质的自来水。

  环境治理方面,到2020年底,上海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8%以上,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生态空间方面,上海将新建或改建9.5万亩生态廊道、18条城市绿道、200公顷城市立体绿网、5万亩郊区农田林网、7座郊野公园一期、两座森林公园。到2020年,全市生态用地面积达到3500平方公里,新建绿地600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2500公顷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1平方米左右;新增林地面积30万亩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8%。届时,上海市民会有更多绿色休憩空间和休闲锻炼场所。

  总量控制方面,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要求,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29亿立方米,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25亿吨标煤以下,煤炭消费总量持续下降。

  链接:数字诠释

  “14”——安排饮用水安全保障、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土壤治理修复、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绿地林地建设等14项重点工程,实施黄浦江上游水源地金泽水库等64个重大项目。

  “21”——规划明确了环境质量、环境治理、生态空间、总量控制等四大类21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4项,更加突出生态环保的底线约束作用。

  “30”——实施石洞口等30余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新扩建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60万立方米/日。

  “50”——完成集中建设区外现状低效建设用地减量50平方公里;推动普陀桃浦等50个重点区域结构调整;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到50%。

  “100”——创建评定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100%采用装配式建筑。

  “200”——开展200公里重污染河道治理,完成56条段黑臭河道综合整治;海绵城市建设面积达200平方公里。

  “1000”——推进1000公里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实施1.2万公里镇村级河道疏浚。

  “2000”——推进2000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审核覆盖率达到70%。

  “3000”——加大劣势产业调整力度,完成水泥、有色金属等11个行业整体调整,完成3000项结构调整重点项目。

  “6000”——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全市新建绿地6000公顷,新增林地30万亩。

  “30万”——完成30余万户农户的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

  “100万”——大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推广商品有机肥100万吨,推广绿色防控技术110万亩,化肥农药施用量在2015年基础上削减20%。

  “200万”——全市畜禽养殖总量控制在200万头标准猪以内;推进实施立体绿化网络空间200万平方米。

  “500万”——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绿色账户激励机制覆盖500万户以上。

  “4400亿”——初步测算,“十三五”期间全市环保投入约4400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加了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