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多个约束性指标与“碧水蓝天”相关
每日起伏变化的PM2.5浓度值,成了影响市民心情的一张晴雨表。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到2020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42微克/立方米左右。这一约束性指标直接指向“碧水蓝天”,关乎每个市民未来生活的“底色”,其透射的意义也深长,显示出上海市政府的决心:把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和红线,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发展。
“42”实际感受将很明显
在制约上海发展的几块“短板”中,空气质量引人关注。截至去年11月底,申城的PM2.5年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同期下降10.7%。但依然与市民期盼有较大差距。
那么,PM2.5平均浓度为什么定在42微克/立方米左右?“这是基于上海减排现状的考虑,一方面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同时也要考虑到上海的现状,要能落实下去。”全国人大代表、市环保局局长张全分析,根据《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到2017年上海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0%左右,第一阶段,从2013年的63微克/立方米降至2015年的53微克/立方米,第二阶段,从2016年的53微克/立方米,再降到2020年的42微克/立方米,“这体现了减排措施的规律性。”
第二,定这个数字也是考虑到了上海当前污染来源的现状,与当前减排措施效果相对应。据测算,上海市PM2.5来源中本地污染排放占64%到84%,平均约为74%;本地排放源中,流动源占29.2%,工业生产占28.9%,燃煤占13.5%,扬尘占13.4%,另有农业生产、生物质燃烧、民用生活面源及自然源等其他源类占15%。
不少代表委员对“42微克/立方米左右”中的“左右”感到不解,为何不是刚性的数字?张全解释,空气是流动的,治霾要放在全国范围来考虑,“这涉及到区域协同,如果你降20%,周边降10%,显然不现实,所以上海初步和长三角协同对应,大家定在20%左右。”据悉,42微克/立方米这个数据还要经过国家核定,“左右”给出了一定余地。
这个数据还关乎市民的实际感受度。张全分析,空气质量的改善是逐步的,目前居民的感受度还不太明显。但将来如果降至42微克/立方米,上海市民一定会有明显的感受度。
注重源头调整绿色发展
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到2020年,环境空气治理优良率达到80%左右,臭氧污染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要完成这个约束性指标,难度不小。”张全坦言,从上海当前来看,环境效益将趋小,因为好做的领域、好用的手段都已经做了。“我们依赖于末端治理的空间越来越小了,更多注重源头调整和绿色发展,这也是接下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上海这几年的环境攻坚战中,环境保护取得阶段性进展。比如,去年上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较前年同期削减7.1%、4.35%、9.04%和10.78%,减排比例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截至去年11月底,完成中小燃煤锅炉的清洁能源替代2394台,超额完成年度计划;高污染车辆限行范围进一步扩大,提前完成2005年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淘汰国家考核任务。但这些,离“十三五”的目标,还有不小距离。
要完成这个约束性指标,需要强化长三角区域协作。据张全透露,上海将启动长三角船舶排放控制区建设和机动车异地协同监管。“对长三角区域所有的车辆将和本地车一视同仁,要限行就一起限。而对于船的管理措施将不断持续,今年是换油,然后淘汰一部分老的船舶,不断推广一些更环保的设备。”
要完成这个约束性指标,将更多倾向于精细化领域的防治。“接下来要把非移动道路机械管起来,这块在以前是监管空白,现在也要把它们纳入污染防治范围。”张全说。与此同时,环境执法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实施最严格的标准执法和过程监管。
约束指标体现“底线思维”
“PM2.5吸进肺里,地上作物吃进胃里。在关注大气污染的时候,我们也要关注水、土的污染。”审议时,不少代表对此表示忧心。市人大代表朱鸿召提到土壤污染防治,“由于除草剂的使用,出现了土壤中大量蚯蚓死亡的现象。与此同时,农民还在不断加大农药的使用剂量,加重对土壤的污染。”
与之对应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还列举其他几个约束性指标,比如水,2020年基本消除劣V 类水质水体,实现全市2.6万余条河道全部轮疏一遍。再说绿化,人均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8%。
水、空气、土壤、绿化这几个数据构成了大环境指标,呈现一个完整的系统生态图景。代表委员指出,相较预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更加突出“环境优先”和“底线思维”,把环境保护作为保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主要底线。在市人大代表马乐声看来,生态崇明走的就不是一条传统的发展路径,而是要将生态环境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路径。而纳入“碧水蓝天”指数的发展,也一定是居民乐于接受的。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