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大多举措大力推进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14.02.2016  18:21
      上海财经大学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协同培养、强化实习实践等举措,切实推进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多措并举,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召集校内外法学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和法律从业人员,修订课程体系。在巩固原有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及时反映学科发展方向趋势和法学实践现况。二是落实听课制度和课程全档案制度。通过听课,获取学生和同行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通过建立课程提纲(含目标、内容、难点等)、教学计划、课程作业、课程答疑、课程考核、参考资料等课程全文档资料,提高课程教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三是提高案例教学在课程中的重要性。学校与上海市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合作开展案例库建设,与社会行业协会案例库进行资源共享,组织开展案例分析大赛,提高学生逻辑思辨和实战运用能力。

加强协同,推进联合培养。 一是联合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等5家单位共同开发了8门实务课程,并由实务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高的司法实务人员进行教学,已有多门开设时间久、系统成熟的课程纳入本科核心课程。二是法学院与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院等校内学院协同,共同开设“自由贸易·金融·法律”特班,培养对接自贸区建设需要的复合型法律人才,特班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选修三个学院的课程。三是举办暑期学校和夏令营,邀请国(境)内外专家、司法实务人员,围绕财经法律前沿问题开展讲座,内容涉及自贸区法治、金融政策改革、劳动法问题、竞争中立、仲裁机制、外资法发展、知识产权等。四是普及和规范双导师制,由校内学术导师和实务部门兼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目前校外兼职导师103名,来自政府机关、法院、检察院、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和企业等多个行业领域。

丰富实践,强化知识运用能力。 一是制定《法学院关于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管理办法》和《法学院暑期见习工作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从开展案例教学、举行模拟法庭、参与辩论指导和学生暑期见习等方面,建立教师参与学生实习实践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二是设立专门奖励项目,鼓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JESSUP、贸仲杯、理律杯和上海市模拟法庭比赛等国内外著名辩论赛事。三是成立民生热线志愿者服务队和法律援助中心,解答民众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让同学们在增长知识、丰富经验的同时,增强社会公益心和责任感。四是联合上海市一中院、二中院、上海海事法院等八家人民法院开展暑期见习夏令营,并将暑期见习纳入社会实践类第二课堂,计入培养学分,增进学生对司法前沿、审判前沿、检察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