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意合作基础好 中小企业灵活创新值得借鉴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教授今日表示,由于文化、环境等因素,中国和意大利合作有很好的民意基础。意大利灵活的创业形式,中小企业聘用合同制度促进年轻人就业等方面都值得中国借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日抵达德国柏林,开始了对德国、俄罗斯及意大利三国的访问行程。并将访问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同时出席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11日下午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为广大网友详细解读李克强总理此次出访的相关话题。
目前正值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之际,李克强此访中意双方将就投资便利化、中小企业合作等提出新举措。王义桅称,身处南欧的意大利曾经是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终点,近年来虽然饱受欧债危机影响,但主权债务危机仅指政府层面的债务,民间公司依旧相当发达,意大利是欧洲第二大工业国,次于德国,也是七国集团之一,中意之间有很多的潜力。
王义桅强调,意大利很多创新来自于中小企业,它们很灵活,采用聘用合同制度,能促进年轻人就业,同时可以把先进理念进行尝试。这对于中国具有借鉴意义,比如要容忍失败。中国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工作换工作频率比较快,要鼓励他,失败了以后再总结经验再进一步走。这点上意大利很灵活。中国也很喜欢意大利,因为意大利很舒适,文化也很随意很浪漫,中国人比较愿意到意大利生活、工作,跟意大利人打交道。中国和意大利有这样的合作,有很好的民意基础,产业方面也有相当多的互补性,而且意大利的债务微机还在煎熬,经济还没有正增长,急需中国的投入和加强合作。
王义桅提到,受到债务危机的影响,意大利诸如港口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缺少资金,这些方面需要中国的投入和经验。同时,意大利作为南欧的一个重要的国家,也是中国运筹整个跟欧盟关系的重要抓手,现在欧债危机爆发以后,欧盟内部发展不平衡,这是客观上决定的,我们通过和地方的合作、投资等,带动中国和整个欧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