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福科研中心马光林:让所有汽车自带安全功能
原标题: 让所有汽车自带安全功能
7月26日消息:2008年,34岁的马光林结束了在德国的博士学业后,放弃了在国外的优厚待遇,选择回到国内,与刚成立不久的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一同成长。如今的他已经是公司亚太区安全系统技术及新产品开发电子与安全系统事业部的高级技术经理、汽车电子的最新领域———主动安全的佼佼者。这些年,不仅马光林本人在2013年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所带领的团队也获得了不少殊荣。
从一个“大学老师”做起
说起当时的选择,马光林用“巧合”形容。“我在德国读完博士后就在德国的德尔福工作,那里有最成熟的研发团队和最尖端的技术,但这同时也有很大的局限,就是你很难有新的突破。”考虑到国内的汽车工业刚起步,会有很多发展空间,马光林动了回国的念头。“说来也巧,当时正好我的经理认识中国公司的老板,而这位老板又正好要来出差,就凑着这个巧合,我和现在的老板碰了次面,没想到我们的想法一拍即合,这就算是面试过了,然后我就回来了。”
马光林形容他是抱着满腔热忱和远大理想回来的,想的和实际的总是有一段不近不远的距离。
由于国内市场之前的空白,汽车主动安全领域产品和人才都缺。“公司成立时都是应届毕业生,那个环境就像是在大学校园里,好处是大家很有热情,不足是热情来得快消退得也快,关键是技术能力有很大差距。”适者生存,没法改变环境就要适应环境,这是马光林一直信奉的原则。于是,一步步带教、一点一滴传授经验,工作的前几年,他形容自己更像是一名大学老师,不仅传授技术经验,还教导职场规则。
就这样,国内的研发团队在马光林的带领下逐渐走向成熟,并且有了不少值得他们引以为傲的产品。马光林说,他希望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从这个领域中冒出来,有朝一日,能组成一支比德国团队更先进更前沿的成熟队伍。
为了产品真正契合需求
不只是新产品研发环境要重新适应,新产品也要适应完全不同的市场需求。马光林说,开发系统,绝不是把国外成熟技术“拿到”中国,由于在行车安全的意识上国内外有差别,路况、驾驶习惯等也有很大差异,主动安全技术不能照搬照抄。
回忆起自己回国后研发的第一个项目,马光林描述,当时正是国内刚时兴私家车的时候,开车的大多是新手,正常前行没什么问题,倒车就容易磕磕碰碰了。看到了这个市场,马光林决定着手研发自动泊车的辅助系统,一套基于后视摄像头的“德尔福智能泊车系统”就此应运而生。马光林介绍,这个系统与一般后视广角摄像头不同,其后视摄像头可以校正因广角图像产生的距离感,在显示屏上生成自然图像。同时,系统还可精确测出停车位的空间,通过发出听觉和视觉指示,指导驾驶员进行平行泊车或斜角泊车操作。之后,他带领团队又在此基础上研发了360度环视系统,通过精确呈现车身周边障碍物来给予驾驶新手更多的行车指导。
成绩的获得总是看来光鲜亮丽,马光林和他带领的团队为了使研发的新产品充分契合市场需求,在背后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数据搜集工作,2012年研发的“驾驶员分神监测系统”就证明了这一点。
“这项技术在国外也不是很成熟,很难百分之百判断出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驾驶状态。”马光林谈到。为此他们基于驾驶员行动判断,如眨眼、坐姿等重新研发。他和工程师们从上海长途驱车到深圳、重庆、青岛等城市,选择了不同路段、不同驾驶者,先后行驶了13000多公里,采集了大量的车内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最终成功开发了“驾驶员分神监测系统”,当驾驶员进入疲劳驾驶状态后,系统就会自动报警。该系统比起国外同等技术不仅性能高而且成本低,刚问世就获得量产订单,市场反应良好。
马光林一直认为,受限于研发成本,很多好的安全系统目前只在部分高端车上装配,但安全是所有车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他要让所有车都配得起最先进的安全系统。